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白金年代> 第492章:上映前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2章:上映前夕 (1 / 2)

困難遠比林曉光想象中的複雜得多,《失戀33天》上映那段時間,不僅被好萊塢大片前後夾擊,還遭遇了被媒體“輕視”的挫折。

除此之外,林曉光還對《失戀33天》做了評估,評估的結果讓他很為難。

雖然,《失戀33天》劇本的可讀性的確很強,但臺詞有點太多了,總是晃範兒,不知道的人肯定會以為,是在看電視劇劇本。

而電影裡的男主角文章和女主角白百何作為明星,話題性和關注度都不夠高。

到時候幾部好萊塢大片同時來襲,這麼不新鮮的型別,除了導演林曉光還算有排面,其他的幾乎沒有一個是加分項,如果他們用常規的宣傳套路去做,基本可以預測到結果了。

再加上,愛情文藝片這幾年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連林曉光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跟人家要那麼多的位置,老拿“合作”說事兒也不是個辦法,畢竟媒體需要發行量、點選量,你的新聞放在那兒,就是不如人家的更扯眼球。

林曉光認為,老是這麼做等於拖媒體的後腿,不符合互利互惠的原則。

因此,林曉光決定跳過傳統媒體,想要藉助社交媒體,釋出資訊,直接與目標消費者對話、互動,以更直接的方式傳遞資訊。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林曉光圈定了兩大受眾群體─大學生和白領,選擇的社會化傳播渠道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網。

10月下旬。

光影工作室。

因為對電影《失戀33天》的宣傳模式有不同的看法,林曉光和黃中磊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想了半天,林曉光才開口說道:“中磊哥,既然跟媒體拿不到那麼多版面,那咱們乾脆繞過他們,做新媒體營銷,把目標群體對準白領和學生。”

黃中磊苦笑著搖了搖頭,有些不樂觀地說道:“曉光,你覺得繞過傳統媒體,將營銷側重於社會化媒體,真的可行嗎?”

黃中磊之所以對新媒體沒信心,是因為中華電影的營銷自從告別了20世紀末的“海報+售票視窗”時代之後。

內地的電影人們,便開始透過傳統媒體進行炒作,投放廣告,舉辦首映禮,然後召開明星見面會、新片推介會,進行網路推廣,這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電影營銷模式。

當然了,林曉光也不否認,這種電影營銷模式至今仍在發揮巨大的作用。

林曉光正色道:“中磊哥,你誤會我了,我的意思不是側重於任何一種營銷模式,而是兩種營銷模式一起做。”

“把稿子發給報紙,把物料發給網站、電視臺,管他們要位置,這是單向傳播,畢竟有很多中間環節,也是要做大量的公關活動的。”

“可是現在有那麼多部萊塢大片一塊上映,咱們沒有排面,必須不走尋常路,不能再搞單向傳播,還要提高營銷精準度,追求營銷價效比。”

聽了林曉光發表的言論,黃中磊感慨地點了點頭:“確實,這幾年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一直在改變,營銷的平臺、形式和內容將隨之發生變化,這決定了社會化媒體營銷是趨勢,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成功的經驗可遵循啊。”

就在這時,林曉光從抽屜裡拿出一份資料包表,遞給黃中磊:“沒有人成功,不代表我們不能成功,中磊哥您看,單單在優酷影片網站,“失戀物語“影片的播放量就超過了400萬。”

看了資料包表之後,黃中磊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即疑惑地看著林曉光:“行了曉光,你就別跟老哥賣關子了,你要是有什麼好主意,你就直說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