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白金年代> 第382章:第二部電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2章:第二部電影 (2 / 2)

一聽林曉光提起劉儀偉,許錚就忍不住扼腕嘆息:“嗨,快咱別提老劉了,這傢伙流年不利,我以為《命運來電轉駁》的票房已經足夠慘淡了,沒想到,他還因為寫這個劇本涉嫌抄襲,前幾天剛被原作者告上法庭。”

“老劉他,沒什麼大事吧?”林曉光忐忑地問道。

許錚不以為然地說:“天下文章一大抄,他能有什麼大事兒,頂多就是私下賠點錢,跟人家庭外和解唄。”

“賠錢倒也沒什麼,關鍵是他也因此丟了《愛情來電轉駁》第二部的編劇權。”

“投資方對他很失望,現在都不敢讓他寫劇本了,生怕劇本又是他從哪抄來的。”

聽了許錚的感慨,林曉光禁不住噗嗤一笑:“這老劉也是人才啊,靠抄就能在演藝圈起家。”

事實上,不止劉儀偉寫的《命運來電轉駁》是抄襲,內地甚至港臺那些熱門的喜劇電影幾乎都是大雜燴,不是抄好萊塢就是抄日韓,一點自己的東西都沒有,劉儀偉還算抄的好的。

所以說,內地那些電影人還真沒資格diss人家封褲子,封小缸早年的那些市民喜劇,起碼都是自己的東西或者說是王朔的東西,記錄的是京城老百姓自己的生活。

至於劉儀偉,他被告真的一點也不冤枉。

在《命運來電轉駁》這部戲裡,三個人的三個一模一樣的手機因緣際會被各自拿錯,從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看來看去都像某部網路中兩個人同坐車然後拎錯包的情節。

至於第二段中一個作曲家和兩個長的一摸一樣的女生談戀愛的故事,和無數粗製濫造的雜誌上的故事相似程度,就像《命運來電轉駁》中的寧燦和辛然一般。

所以,拍完《人在囧途》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林曉光都在反思,自己第二部電影究竟是拍攝《人在囧途》的續集,還是山寨其他大導演沒來得及拍的電影作品,或是另起爐灶,拍一部屬於自己的原創電影。

除此之外,林曉光也有考慮過把現在網路上最火的《鬼吹燈》等網路,改編成一部大電影,可就目前國內的技術和資金,並不允許他這麼胡來,只能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就這麼風平浪靜過了幾天。

許錚介紹了五位年輕的編劇給林曉光,作為“光影工作室”的編劇團隊。

隨後,林曉光和許錚,以及五位編劇,就接下來拍什麼電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其中有嫌疑、恐怖、搞笑、劇情各種各樣的電影題材,可謂是五花八門,天馬行空。

雖說人多力量大,可大傢伙每天吃飽飯就堆在一塊爭論了這麼幾天,光影工作室也沒得出一個實質性的結果。

最後,還是一位叫朱麗萍的年輕女編劇,提出了一個稍微有建設性的意見:“老闆,要不咱們拍一部青春電影吧?拍攝難度小,投資也不需要那麼大。”

林曉光打著呵欠道:“小朱,妮有什好主意就直說,別藏著掖著。”

這位朱麗萍是剛從臺大中文系畢業的女大學生,平日裡最喜歡的就是看臺灣那邊的偶像劇,或者一些青春。

得到林曉光的允許之後,朱麗萍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可能不知道,今年臺灣出來一部特別火的純愛,那部的名字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作者是九把刀,我覺得那部非常適合翻拍成電影。”

“哦,原來你說的是那部啊……”

就在林曉光琢磨著該繼續說什麼的時候,一位叫大頭的編劇開口了:“老闆,小朱提到的那部,我也看過,可它的故事講述的是臺灣年輕人的青春,我不認為咱們內地的觀眾會對臺灣那邊的青春故事發生興趣,更不要說是引起共鳴了。”

話說,林曉光和圈內許多大導演不同,許多導演都琢磨著怎麼拍一些高逼格的電影拿大獎,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他現在是什麼掙錢拍什麼,並不在乎那些虛名。

另一方面,林曉光也有自知之明,他不認為憑藉自己半路出家的水平,可以成為一位藝術家導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