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港是香江最珍貴的財富之一,無論林曉光到過香港多少趟,仍會被她的絕色風華所迷醉。
維多利亞港當然不只是個海港,更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景點。
香江由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今天的“亞洲國際都會”,這個天然的深水避風港,可謂是功不可沒。
夜晚的維多利亞港內穿梭不絕的貨船、帆船、舢舨以及豪華大郵輪,連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燈光輝映,拼湊出一個別具風貌的海上夜景
結束了《瘋狂的石頭》的宣傳,身為東道主的文雋,攜著寧灝等人登上了維多利亞港岸邊的一條遊輪。
輪很大,船上每個人舉止都很斯文,穿著都很乾淨,說話也都很客氣。
林曉光一上了船,就覺得這條船很特別,因為他在船上看到了幾個姿色不錯的姑娘,看起來都是十七八歲的樣子。
不過很快,她們就輪船上消失了。
坐在文雋包下來的豪華遊輪上,除了滴酒不沾的寧灝之外,許錚和林曉光都抽著雪茄,就著紅酒,和香江金像獎主席文雋談笑風生。
北漂十多年的文雋和許多投資人不一樣,他畢竟是電影人出身,是個有人文氣息的電影人,對國內的電影制度有諸多的不滿和想法。
當和寧灝聊到影片的分級問題時,文雋直言不諱地道:“現在的內地,過去是英雄片、愛情片,現在基本上只有兩種片,就是大片和小片——大片就是各種明星武裝的,無論它是歷史題材還是魔幻的都是,小片根本沒有空間。”
“寧灝,你的這塊《石頭》這次能從那麼大片中殺出一條血路,是你的本事,我敬你一杯。”文雋說著,舉起了酒杯。
寧灝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擺手推辭道:“文董,您的誇獎,寧某實在受之有愧……酒我就不喝了,我酒精過敏。”
酒精過敏是不可能酒精過敏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酒精過敏,寧灝只不過是找個藉口拒絕喝酒罷了。
“文董,這杯酒我代寧灝喝。”林曉光話說完,和文雋碰了碰杯,還沒等文雋回過神,就將杯中的紅酒一飲而盡。
雖然林曉光一直號稱熱愛電影,可實際上,內地電影局的許多制度,他都不太瞭解,充其量是個電影文盲。
今晚聽到大夥說的高興,林曉光也饒有興致地問道:“文董,有個問題我想請教您,為什麼我們內地公映的影片不能出現鬼?”
寧灝附和道:“對啊文董,雖然我沒拍過鬼片,但是我也想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文雋想了想,正色道:“這個問題我以前問過上面,結果得到的答案是……我們內地有很多農村人口,他們很單純,如果說有鬼他們就相信,但不相信有妖,所以電影裡面可以有妖,卻不能有鬼。”
這個答案,引來全場爆笑,接著又是短暫的沉默和思考。
文雋接著又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有很多型別的電影不是不想拍,是根本沒法拍。比如說警匪片,我在內地北漂了十多年,最早拍的《俠路英豪》是一部警匪片,但是第一,警察裡面不能有壞人,第二,市區裡面不能開槍。在創作上不能極端化,這個型別已經不成型別了。”
文雋不吐不快,無非就是期盼內地電影分級制度能夠趕緊推行。
但是林曉光很清楚,別說現在了,就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不見得分級制度就能夠在內地推行,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許錚道:“文董,凡事它都有個過程,我覺得分級制度這個問題,遲早都會推行,只是還沒到時候。”
話音剛落,林曉光瞅著許錚的光頭,心裡忍不住暗歎道,許錚這傢伙就是太聰明瞭,頭髮才會那麼快掉光的,所謂聰明絕頂,大抵就是如此。
文雋點了點頭,感慨著說:“不過,現在的這個環境,和以前比起來,那是好很多了,90年代初期期那會兒,那叫一個慘絕人寰,很多電影根本不是不能搞,是連看都不能看。”
頓了頓,文雋接著又問:“《泰坦尼克號》你們都去電影院看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