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今天劉翔退役,來吐槽兩句。
就在我寫這個的時候,劉翔正式在微博宣佈退役了。這麼多年參加了48次世界大賽,36次冠軍,6次亞軍,3次季軍。黃種人,破世界紀錄12.88,破奧運會紀錄12.91,第九道的世錦賽奇蹟。傷愈復出的2012年又平世界紀錄12.87.
縱觀整個職業生涯,劉翔參加的世界大賽中,獲得冠軍的比率超過70%,進入前三的比率超過90%。多麼恐怖的資料!
但是很多人只記得他的兩次傷退,2008年和2012年。
08年北京奧運會,腳傷。12年倫敦奧運會,跟腱斷裂。
都跟腳有關,文章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腳和腳跟方面的習語,能用上。
說回劉翔,早年打破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不滿25歲就完成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紀錄的大滿貫,沒別的解釋,絕世天才。另外看到一句話,“對許多四年看一次奧運會看一次世界盃,體育知識依靠偶爾的新聞和即時百度的電視觀眾來說,他們不在乎已經有過的任何偉大成績,只要求看最新的熱血影片。而英雄的血,對他們而言,永遠只是番茄醬。”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1988年,李寧已老,該退役的年紀,被迫去參加了奧運會,失利。回國後被熱情觀眾寄去了刀片和繩索,呼做“體操亡子”,判了抹脖子和上吊的罪過,連機場工作人員都在說“摔哪不好摔,去奧運會摔!”。
“2008年北京奧運會,應力性骨折不到半年的姚明提前復出,帶領中國隊把歐洲之王西班牙逼進加時,讓中國最後一次打到世界第八。如果那時有選擇權,你是願意姚明多打幾年,還是提前復出,拼這個第八?就是這些重傷未愈的傷,讓姚明的NBA職業生涯只有九年。”
我們總是奢求太多。
但運動員,尤其是中國運動員的疼痛、傷病、手術狀況,從來不發生在觀眾身上。對那麼一部分人來說,他們四年才看一次奧運會,四年才看一次世界盃;他們偶爾也知道每年5月有歐洲冠軍盃決賽,每年6月有NBA總決賽;時髦一點的,知道每年2月有NFL超級碗,每年3月有美國大學生籃球NCAA64強錦標賽。他們未必那麼喜歡體育,他們喜歡的,僅僅是這樣一種感覺:“我喜歡的球員和我是一體的,他成功了意味著我成功,他失敗了意味著我失敗”;同樣,“我討厭的球員一旦失敗了,就是我的大成功。”如此而已。
所以,在08年劉翔退賽之前,腳痛難忍踹牆的時候,有人說他是影帝,退賽的時候,有人說,你爬也要爬到終點。12年劉翔知道自己的腳又不行了,冒險衝第一個欄,之後跟腱斷裂,單腳跳到終點親吻欄架,從此告別賽場。很多人又說他作秀。
劉翔的“輸不起”也是他揹負巨大期望以及巨大利益牽扯下的“輸不起”。絕不是競技領域的輸不起。當時的環境及各方的期望要求他不能輸。事實是:彼時輸得起輸不起已不能由他自己決定。就像所言:其實到後期,他跑不跑,怎麼跑都不是他和他教練兩個人可以解決的事情。說利益,背後有從團隊到體育總局等著分一杯羹。說形象,他已經【被】代表上海,中華民族,甚至國家。
過去十一年的國家,榮譽什麼的快把他壓垮了。
今天我回顧了04年雅典奧運會:
比賽開始!劉翔的起跑非常的順!他目前跑在第一位!旁邊是Trammell還有 Olijars
!劉翔!領先的位置!劉翔!劉翔!劉翔贏了!劉翔贏了!劉翔創造了歷史!一個黑頭髮、黃面板的中國人成為了世界飛人!劉翔創造了歷史!劉翔獲得了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劉翔獲得了奧運會金牌。創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12秒91......
這個瞬間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因為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很難再出現。
迴歸正題
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