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元歷十九年,春潤四月初一,秦淮河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頂閣排名第三的花魁綠娥死了。
據知情人士所報,綠娥娘子的死很可能與那位位高權重的平秋候有關。
至於為何要殺了她,沒人敢說,也沒人敢問。
事關皇親國戚,秦淮河也不敢太過於聲張,第一時間便封鎖了所有訊息,嚴防任何人四處傳散。
可當夜於花船中快活守夜的嫖客數不勝數,雖然大都經受了秦淮河管事人的談話和警告,並且因畏懼平秋候的威嚴和名聲,所以不敢胡亂說話。
但總有那麼幾條無法無天的漏網之魚,忍不住這份好奇四處口嗨。
將平秋候殺害綠娥娘子的事情當成了茶餘飯後的閒談,並且有意無意添油加醋了幾筆,進行大肆渲染,搞得平秋候名聲極臭,大魏皇族的名譽也一落千丈。
據說這件事已經引起了三法司的關注,第二天就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跑來秦淮河瞭解情況,不過後續問題該怎麼處理,就不是一般人能知曉的了。
這件事風頭起的極快,但有了朝廷的參與,很快就又被全部壓下。
那些仍在拿著這件事四處口嗨的公子哥也慢慢保持了沉默,不敢再於人前提起平秋候這三個字。
事態漸漸平息過後,所有人都認為已經塵埃落定,在三法司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他們仍可以繼續在那座花船上飲酒快活。
卻不想值此關頭,秦淮河又出事了。
這便是將要說起的第二件大事……花船頂閣之上又死了一位花魁。
這次是排名第二的瀟湘花魁。
她死在綠娥娘子之後。
大概午時三刻,貼身丫鬟正要侍奉自家娘子起床,卻發現她竟然倒在了自個兒閨房的窗前。
起初丫鬟以為她是受累暈倒,驚慌之餘準備將其扶起。
可走近一看,花魁娘子像是被什麼可怕的生物吸乾了精血一樣,變成了一具毫無生氣的乾屍。
嚇得丫鬟嬌容失色,倉皇逃竄,據說將此事通報上去後便大病不起,想來心裡應該是受到了重創。
很快,瀟湘花魁死亡的訊息便傳遍了整座秦淮河,管事人當機立斷,下令關門停業,唯一的一座花船沒開多久便再度歇火。
搞得正在花船內風流快活,卻被粗暴趕走的的眾嫖客又驚又怒,花船外仍在苦苦等待的眾嫖客則更是又氣又恨。
怨聲載道中,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再次登場。
這一次他們在秦淮河停留了很久,翻遍了整座花船來調查取證,試圖找到瀟湘花魁的死亡原因,可結果卻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