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殿兩側高閣間的吃瓜群眾紛紛退散,離開時難免會聊起今夜發生的種種,某些事,某些人……其中提到最多的,自然就是那位執筆人小銅牌李三思。
這場萬眾矚目的談判,終究是以大魏朝的勝利而告終。
李三思作為此次談判的代表,自然是最大的功臣。
等待他的,將是令人羨慕的豐厚嘉賞以及數不盡的榮耀。
而今晚洛溪亭以及劍聖大人所表現出的,對李三思的親近態度,以及他自身所展露出的,超強的修劍天賦及強大神念,更是將這枚小銅牌的聲望推向了巔峰。
很多人都對他的真正身份產生了猜測和質疑。
這樣一個過於優秀的人,絕不可能只是一枚普通的小銅牌那麼簡單。
他的身上裹著一層神秘的罩紗,無人能將其徹底看穿。
再晚些時候,人潮漸漸散落,喧鬧聲亦逐漸消失。
李三思獨自靜立於觀景樓,面對人來人往的指指點點,以及毫不遮掩的猜測與評論,他始終保持著平靜淡然的姿態。
將二代逼王的形象維持到底。
再後來,觀景樓內百官亦緩緩退場。
這些官場老油條皆是八面玲瓏的社會人,眼見李三思今日立了此等大功,又和劍聖大人關係密切,心裡大都起了結交的念頭。
以刑部尚書王羨淵為首的八部官員,離開時紛紛與李三思打著招呼,套起近乎。
先是稱讚他今日表現不錯,年少有為。
再來勉勵和祝賀下他日後前途無量,官途順暢。
最後更是隱晦的表達了下八部想要招攬他的念頭。
熱情的架勢整得李三思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八部官員,大理寺及都察院的大佬們也來湊個熱鬧。
一聲聲“李銅牌”,“李小哥”,“李代表”,“
李大人”等等客氣稱呼,叫得李三思心花怒放,呵呵直樂,有些飄飄然了。
只是當週文的老父親,那位都察院僉都御史週年林周大人路過時,給了李三思一個陰沉冷淡的眼神,這才將他已經飄到天上的那顆心給拉了下來。
看著週年林那張蒼老中帶著幾分隱怒之意的臉,李三思有些同情,但更多的還是可悲。
慣子如殺子,周文能有今天的牢獄之災,他這當爹的難辭其咎。
可笑的是看這位御史大人如今的神態,怕是已經將所有的過錯全都放在李三思身上了。
小銅牌輕嘆了口氣,秉著多個敵人不如多個朋友的念頭,想要和週年林說說話,緩解下彼此間的緊張關係。
可剛剛張開嘴,示好的話還沒說出口,周御史卻已大袖一揮,黑著臉大步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