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予君天下安> 第四十九章:春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春意 (2 / 3)

袁雋視線仍然向著遠處,也不看蕭凌,只是憂心道:“可我總覺得,要出大事了。”

蕭凌見自己一通操作,袁雋那頭卻半點反應沒有,心裡有些奇怪,又有些不服,故意道:“不是‘要出大事’,是已經出大事了。”

“什麼?”袁雋驚得回頭看向蕭凌。

“本世子眼下一樁最要緊的大事,就是安平公主又皺眉頭了,得要如何才能哄好呢?”蕭凌說著玩笑話,但注視著面前女孩的樣子卻半點不玩笑。

袁雋下意識地錯過對視,坐回車裡,輕聲道:“回吧!”

車外蕭凌神色微黯,卻仍扯起嘴角,朗聲道:“聽公主的,回府!”

自京畿巡防營、京兆府那回“聯合剿匪”之後,京中一連平靜多日,袁雋憂心忡忡的“大事”並不見發生。十五日休沐後,國子學也停了講學,為期半月,除卻春狩緣故,也為給春闈讓路。

袁雋清閒無事,便安心在府裡練槍、修書。蕭凌不出意外地每日報到,連往來北平遞送訊息的人也都被直接指來了袁府。吳庸本意很不願意招待,但蕭凌卻厚臉皮地嬉笑解釋:“家裡總比留園安全些,吳叔您說是吧?況且,如此也方便照顧禕然嘛!”吳庸想到自家小主人近日確實心緒不定、情緒不佳,便將蕭凌的一套說辭照單全收了下來。

袁雋再不敢把蕭凌往內院帶,便成日呆在外書房裡修書,留話“請世子自便”。蕭凌哪能聽話,本著“如今府裡以公主為尊,客隨主便,公主在哪兒本世子就上哪兒陪著”的指導思想,也日日賴在了外書房。

袁雋寫稿時,蕭凌就在一旁看信、看書、練字,或隨著日光、風向變化將書房窗子開開合合。最常做的還是煮茶,且也只這個時候最為專注安靜,袁雋分神偷看蕭凌也在此時,不曾被發現。

三月十九,順和帝起駕出城,遵禮制春狩祈福。太子唐彧留守京中主持事務,算是場對儲君的歷練。不少朝臣心思活泛,覺著自己位不高、權不重、騎射又不精,到圍場也很難在聖上面前得臉,於是便主動留在京內、留在太子跟前“殫精竭慮”。其中也有一些心眼更細的,在天子儀仗招搖過市時幡然醒悟:儲君儲君,這不還“儲”著嗎?儲而備需,但這個“需”如今尙不存在,萬一自己逢迎太子的舉動落到聖上眼裡被視為“投新主,大不忠”怎麼辦?於是,當日午後,拖帶著家中出挑後輩著急忙慌出城趕赴圍場的,倒也不少。

袁雋一早就以需要休養身體為由,得順和帝親自點頭留在京中;蕭凌卻多少費了些口舌,就差直接跟聖上挑明瞭說“求陛下不要拆散我們”,才堪堪沒被下旨“伴駕”。

不知是否因此緣故,蕭凌這天在外書房裡很是心神不寧地坐不住,也就是因為怕自己毛毛躁躁地影響到袁雋,才勉勉強強坐定在書案旁。待覺得窗外透進的光有些刺眼,便起身將窗戶稍微合起一些,又立即轉頭確認袁雋處的光線是否恰好。

這一看,心裡似有什麼被觸動,蕭凌坐下,挑了支紫毫在紙上勾勒,不多時,已是袁雋笑靨如花、燦比桃李的樣子。

那天,她說的是:今年,我就滿十五了。

蕭凌看著、想著,竟覺臉紅,趁著袁雋沒留意,悄悄將畫紙疊起於衣襟內側放好,忽又似想到什麼,再次提筆畫起來。此畫頗耗了些時間,袁雋發現後,輕手輕腳地走過去,蕭凌將將畫完。

“畫什麼呢?這麼認真?”

“過來,自己看。”

畫上,少女手提長矛,英姿颯颯,身後倒著頭如山大熊,再後頭是真正的高山遠樹,氣象大開大合,很見功力。雖則畫面中的大部分被景、物佔據,但讓人見第一眼時,目光仍不自禁地只為少女吸引。瘦瘦小小,卻可頂立天地。

“去年此時,我見你的第一面。你七歲後,我見你的第一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