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予君天下安> 第二十七章:先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先生 (1 / 2)

順和七年七月二十九,崇志堂的學生好不容易習慣了有女子坐於旁聽席,又遭新一輪重擊。

是日,學鍾剛起,傳說中苦求聖上才得以入學的蕭世子首次現身學堂,一入內便把首排座上榮國公府的小公爺拎起扔到了一旁,不待眾人反應,踩著學鍾落下的最後一聲,安平公主迤迤然而來,徑直走到本該韓先生所站之處,開口便是:“韓先生政事繁重,自今日起,逢四、九日的課便由本公主來講。”

“開什麼玩笑?這是當官玩夠了,換當先生玩?”

“這可是國子學!”

“我看這學不上也罷了……”

崇志堂一時炸了鍋,剛被扔出座的小公爺姜融氣急,點著袁雋問道:“安平公主憑何講學?是有韓先生的狀元郎之才,還是如韓先生般遍歷了大楚河山?”

話畢,堂內又一陣喧鬧,蕭凌抬眼見袁雋仍氣定神閒,決定先不發作,但聞工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喬宴越眾而出,詰問:“聽聞公主只在幼時於滄州生活過些時日,除此便再未出過京城,您來講韓先生這堂邊地民情課,怕不是紙上談兵吧?”

袁雋略笑了笑,又打眼自眾人面上掃視一圈,說道:“確實是紙上談兵,但教你們足夠了。”

眾人方要反駁,又聽她問道:“在座各位可曾出過中州?可曾看完哪怕一本邊地紀事?呵,本公主算是與你們同過窗,韓先生講學時各位作何反應,也多多少少都見識過。我只想問問,你們誰能來說說大楚十三州分佈特點?境內大山大水如何走向?楚齊、楚遼邊境重鎮又是哪些?”

袁雋話音剛落,不少人悄然坐下,她又看向喬三公子,似在回答方才之問:“紙上談兵,你來嗎?”又轉向姜小公爺,“你呢?”

兩人不甘不願地落座,袁雋繼續說道:“本公主若是你們,便是心裡再不服氣,也要一字一句將先生堂上說的都記下來,回去後或翻書閱卷,或求助親長,或能離京親赴實地探看則更佳,總之,非得實實在在抓住了先生講課的謬誤,才敢回堂上再爭一二。如今你們既不曾讀書致知,也不曾萬里行路,憑什麼不服?”

袁雋說罷,提起案桌上的狼毫,蘸墨潤筆,在身後畫架紙上流暢地繪下西高東低、蜿蜒曲折的墨線,再寥寥勾了縱橫幾筆,轉身對堂下眾人道:“今日起,我要講元滄江北、太元山東、祁陵以南,大楚開國以來兵伐最甚之地——滄州。若有不願聽的,可以走了。”

崇志堂內雅雀無聲,但眾人目光已起變化,袁雋很滿意,遂一正儀態朗聲道:“既如此,禮不可廢。”

蕭凌眼底嘴角藏不住笑,當先長身而立致禮:“先生好!”袁雋悄悄投去“孺子可教”的眼神,耳邊聽到此起彼伏的行禮聲。

一堂課,這才開始。

“……滄州北三鎮,皆為軍鎮,戰禍連年,是以世人皆以為滄州境內必然百姓貧苦、民生凋敝,實則不然。滄州中南部有四鎮處高原上罕見的低窪盆地,耕地、雨水充沛,物產豐富,比之越、瓊兩州亦不遑多讓。大楚開國以來,只在楚遼三次大戰之時,滄州曾向朝廷求援過兵馬糧草,除此,一眾補給皆由此四鎮保障。因此,西北境得守,此四鎮居功大半……”

“既是西北邊境軍鎮糧倉和養兵之所,為何只居半功?”堂上漸有學生提問。

“待日後講完邕州,你來告訴我為何吧。”袁雋掃了眼蕭凌,繼續講課:“我幼年到滄州時住在渝川,就在四鎮中的這個位置。”袁雋拿筆在圖上一點,“當日親眼所見渝川情景,與韓先生課上講的北三鎮截然不同。雖然那兩年正值楚遼第三次大戰……”

眾人瞭然,那正是舞陽公主和袁參軍邊境作戰之時,袁雋深吸口氣,繼續道:“但其時,渝川百姓尙能衣食有著,雖比平年緊些,也只徵糧徵丁之數略多,百姓最熱衷的仍是兩件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