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些餐飲名店又根本沒有機會進去,難道真的要自己創業?
大狗就開啟手機,用給巴宇放語音資訊:“小巴,你那邊怎麼樣啦,廣告有沒有效果?還不趕緊給彙報彙報?”
巴宇回來的語音資訊帶著掩不住的欣喜:“師傅!這回我這個農家樂肯定能火一把了,這剛剛一天時間,已經接了好幾桌預訂了,我感覺接下來的預訂還得多。”
“好好幹!這就算是有了個好的開頭,堅持下去肯定就能成功,需要幫忙就說話。”大狗也替徒弟高興。
......
到了日喀則,日喀則有個扎什倫布寺肯定是要去看一看的,這裡是班禪大師的駐錫地,地位應該是等同於布達拉宮,應該是後藏地區最最宏偉的藏式寺廟。既然都到了就不能不去參觀一下,參觀完了乾脆就在日喀則住上一晚。
兩個老爺們沒啥可講究的,就隨便找了一家青年旅社住了下來,青年旅社的氣氛比起酒店來說更讓人舒服點,滿屋子都是各色各樣、全國各地的遊客,湊在一起挺熱鬧。
晚飯就在這個青年旅社解決了,一幫子青年人,圍著坐在一個大長條桌前,連吃帶喝氣氛好的很。
滿桌子的川味家常菜,做的還挺地道,麻婆豆腐的麻辣鮮香嫩、回鍋肉蜷曲如燈盞帶著豉香濃郁,小小的一個辣椒炒肉也是鑊氣十足,讓兩個廚子就覺得好像是又到了西川的感覺。
不禁就佩服川菜的生命力和川廚的適應能力,一家不起眼的青年旅社,隨手做出的一桌川菜家常菜,拿去平城開個小飯店,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菜上齊了,廚房裡的師傅是位個子不高的中年人,做完飯也就也洗手上桌,跟大家一起吃飯,青年旅社根本就沒那麼多講究,老闆和老闆娘早就坐在那裡邊吃邊跟自己的住店客人聊著天。
其樂融融的餐桌給人感覺就是像一家子在招待客人一樣,當然,每個客人幾十塊錢的餐費那是要交的。
姚遠吃的開心,就招呼了一聲老闆,說的很是豪氣:“有啤酒沒有?給咱們搬上兩件,算是我們請客了!”
餐桌上就一片歡呼:“老闆威武!”
“老闆大氣!”
“姚哥敞亮!”
一幫年輕人很容易把氣氛搞起來,人手一杯啤酒後,各個就變得很健談。
當然,客棧老闆就是大家話題的中心,一堆來自川省的小夫妻,怎麼就跑到高原上,還是後藏地區,開起了客棧,大家都很好奇。
老闆姓陳,很是健談,把自己的創業故事講的有聲有色,看樣子他這家客棧做的挺成功,難怪酒店預訂的APP上這家客棧的評分是最高,濃濃的人情味道和這桌子家常菜,給他的客棧平添了幾分特色,姚遠聽得也挺專注。
客棧的位置位於城市邊緣,本來就是一棟獨棟的別墅,被陳老闆夫妻兩個租了下來,略微做了些裝修,上下兩層樓安排了三十多個床位,每個床位很便宜,在這個旅遊旺季也就是六、七十元的價格。
加上每天早晚兩頓飯,有需要的住客每人再加上三十五元,這個價格可是非常有吸引力,以至於每到旅遊旺季客棧幾乎都是爆滿的狀態。
姚遠估算了一下,就按三十個床位算,這家客棧每個月的收入都要高達六萬多。
開客棧的主要成本除去人工就是租金了,而這西部邊陲的城市,房屋租金恐怕高不到哪裡去,人工也會非常便宜。人家開的又是夫妻店,看上去也就請了兩三個幫工還有一個專業廚子,這麼算下來,這位陳老闆每個月的純收入肯定是得超過三萬,就這還沒算餐飲這塊。
每天就開早、晚兩桌飯,那每天也會有一千左右的營業額,一個月下來就要到三萬左右,家常菜成本很低,毛利怎麼也會超過百分之五十,這樣一個月下來也會有一萬多的利潤。
就很羨慕,人家陳老闆每年只是四月底上來高原,幹到十月份便帶著半年的勞動所得,將近三十萬的收入,回去蓉城度假了。
每年幹半年、歇半年,休息的半年小兩口也是四處遊走,全國各地到處遊玩,順便還能跟同行學習取經,簡直是不要太爽了!
真是個好買賣啊,而且這種生活方式真的讓人羨慕,邊開著店,邊能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這就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