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爆羊肉、奶汁扒三白、芙蓉雞片、爆三樣、芫爆散丹、燴烏魚蛋湯。
看著桌上的幾個菜,大家就覺得又熟悉,又有點陌生。
這時候陳家輝又親自把一隻鴨子端上來,隨著這盤鴨子,還給配了一籠荷葉餅:“這道菜叫做‘馬連良鴨子’,請大家品嚐指正!”
姚遠伸手就給了陳家輝一個大拇指,牛!是真牛!
沒想到陳家輝還真有這門手藝,這桌飯菜其實復刻的都是百年前的老字號西來順褚連祥大師的拿手菜呀!
為什麼今天要做人家褚連祥的大師的拿手菜呢?這裡面還非常有講究。
一百多年前,褚連祥大師是最後一代御膳房的大廚,後來大清的皇帝被趕下了臺,大師又被民國的大總@統聘為國宴大廚,然後人家褚大師一手開創了西來順這個老字號,並在當年的平城餐飲業闖出了名堂,一時被尊稱為平城清真餐飲的領軍人物。
就是這位褚連祥,率先把很多西式的做法引進到了清真餐飲裡,像是牛奶、咖哩、巧克力等等西式材料,都巧妙的融進了當時西來順飯莊的選單,以至於當年的平成日報還特地給他做了專訪,並且把西來順飯莊的出品稱為“摩登飲食”。
以上這些只不過是這位褚大師在餐飲業的成就,更為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和當年梨園行的傳奇交情。
今天陳家輝端上來的這道“馬連良鴨子”就是當年他和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交好,從而傳下來的一道名菜,這道名菜今天出現在這個飯桌,怎麼就覺得那麼合適!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郭老闆看著這道“馬連良鴨子”就目光閃爍,顯然也知道這道菜背後的故事:“怎麼著,姚老闆,今天這頓飯還有什麼講究不成?”
姚遠嘿嘿的笑著:“郭老師您不愧是見多識廣,多知多懂的大師,今天這頓飯得算是我們紅旗廚房正式感謝您這些日子的多多照顧,沒有你們九隊在紅旗村駐場演出,我們紅旗村就不可能做到今天這麼紅火,現在您又把蘇陽的京劇社放在了我們養老院,這對我們來說就是莫大的好處,再不擺一桌正式表示個感謝,就顯得我們這幫廚子有點不懂事了。”、
郭老闆那是什麼人物,就是戲詞裡說的那種,七竅玲瓏、心機多變,拔下根眼睫毛都能當哨吹的那種,姚遠這幾句捧,人家顯然沒太往心裡去,只是輕輕一笑:“姚老闆,這您話說重了,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再說我們用您這個場子不是也沒給錢不是?”
人和人之間肯定是有種氣場,有的人呢,簡單兩句話就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交流就會越來越順暢,而有的人呢,就正好相反。
姚遠感覺自己跟這位相聲大師郭老闆就屬於後者,怎麼話就越說越生份了呢?!
仟兒哥用筷子指點著那盤最後端上來的“馬連良鴨子”,就跟那小哥幾個開了口:“今天這頓飯,人家姚師傅他們可是用了心了,滿桌子菜可都是當年馬連良先生最愛吃的,這道‘馬連良鴨子’還是當年有位廚師傅專門為馬連良先生髮明出來的,馬先生覺得喜歡,就專門用自己的名字給這道鴨子命名。”
看來學問這個東西是一通百通的,人家仟兒哥也被人尊稱一聲大師,背後也肯定沒少下功夫,不然不會知道這些個閒知識。
就這種偏門的冷知識,其實都不應該算是什麼學問,只不過是一些老輩子的逸聞軼事,飯桌上的話作料,沒想到這位“相聲皇后”也是瞭如指掌。
陳家輝就站在桌邊補充:“當年馬連良先生就愛去西來順飯莊子吃飯,跟當時主理的御膳房大師傅褚連祥是朋友,有一天馬先生去吃飯,就聽見飯莊子裡起了爭執,有位大官的公子和一位軍閥為了搶一個包間打了起來,當時都動了槍。馬連良先生便出頭給雙方調解了下來,飯莊子才沒受到多大的損失,褚師傅為了表達感謝才專門為馬連良先生創出了這道菜,就為了迎合馬先生愛吃鴨子,又不喜歡油膩,褚師傅就用了魯菜香酥鴨子的基礎,加上了淮揚菜的操作手法,把這個鴨子先醃後蒸,最後高溫炸製出菜,馬先生品嚐後就大為喜歡,當時就用自己的名字給這道菜命了名。”
仟兒哥在旁邊點頭稱是:“聽說想當初這道鴨子出名以後,西來順每天只做六隻,每一隻定價都是六十六塊!”
蘇陽就接茬:“六十六塊錢不算貴吧?”
仟兒哥眼睛一稜吧:“那是一九三五年的六十六塊!這個價錢當年再添一點就能買下來一個四合院!”
一道菜就價值一個四合院?
蘇陽有點不太信,就覺得這事挺離譜......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