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是姚遠建議讓發展綠頭鴨的養殖,為了打消養殖戶的顧慮,還主動提出來了包銷政策,光這一項就給自己手裡又多了一個利民的工具,自己當了領導,身邊就缺這樣的能人能幫著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那麼如果統籌一下,把轄區內的學校用餐問題統一交給那位姚遠解決,那這家中央廚房肯定還能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好處。
每人十八元的標準,那麼原材料這邊最好得佔去三分之一吧?七千人的規模呢,這個賬簡單一算就很明白,每個月最少得用掉一百多萬的蔬菜、肉類、米麵、副食!
這些是什麼?這都是轄區內農民自己就能生產的東西!
有了這個採購量,每個月就能給轄區內的農民戶憑空多出來一百萬的收入!
農民想脫貧致富靠什麼,不就是靠把地裡產的東西賣出去嗎?賣給誰呢?就沒有比這家中心廚房更好的物件了!這些營養餐原來都是由些亂七八糟的人經營,他們從哪裡採購原料當地就根本沒法控制,而這些一旦交給了紅旗公司,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肥水,絕對不能流入外人田,一旦有別的區外的公司在當中插上一腳,清水鎮就得錯過一個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帶動農民致富的一個好機會。
劉能興的腦子如果動了起來,那是一般人根本比不上的,藉著去學校考察,就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輕而易舉的就把這件事情給辦成了。
當然,不可否認,姚遠的中心廚房確實是比較給力,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而姚遠還沉浸在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的喜悅中,還微微的有點懵。
這個單子只要做好了,以後就是個長期飯票,指著它一下子發大財不太容易,但是這種長流水的現金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當這個郭子達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就樂的合不攏嘴,郭子達見多識廣的,又有過上市公司的從業經歷,就覺得某些上市公司都沒有這麼好的現金流。
就紅旗管理公司現有的這些產業和專案,如果放在一個有野心的企業家手裡,早就可以包裝一下,去上個新三板去圈一輪錢了。
好在這位姚遠、姚總是個沒心沒肺的,每天就只琢磨著廚房裡那點事,想靠著倒賣點食材掙點錢。
不過,還別說,人家到底是專業出身,鼓搗來的這點紅酒、鮑魚之類的食材還真的都是搶手貨,而且那位日內亞的合作伙伴也真的靠譜,眼看著就靠這點鮑魚和紅酒,就能形成又一個穩定的財源。
這樣的公司就有點意思,每天面對這樣的報表才能感受到有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郭子達有時候就祈禱,但願這位姚遠、姚總能開竅開的晚一點,千萬別走上別人的老路,到最後會不務正業,走上了上市圈錢那一條歧路。
......
而姚遠呢,就完全沒想那麼多,就算是他夠聰明,也絕不會想到,周邊人對於自己,居然能有那麼多的心思。
姚遠現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中心廚房的開業上面。
一個生產型的中心廚房開業,也沒啥好折騰的,何況現在廚房已經全力開始運轉了起來,不能因為些虛頭巴腦的形式主義,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