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廚子很忙> 第一百八十五章 白切雞不簡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五章 白切雞不簡單 (1 / 2)

“蔥燒海參配綠蔥油蛋黃醬拌飯”,這個冗長拗口的名字是韓大廚給自己的出品的命名。

正品遼參身上一個個凸起的小刺,掛滿了濃稠透亮的醬汁,幾條燒透入味的蔥段也靜靜臥在醬汁裡,一團雪白的米飯冒著熱氣,旁邊翠綠色的汁醬裡點綴著幾粒香蔥花。

綠蔥油蛋黃醬?有點意思!韓明大廚這是想要把蔥的味道發揮到極致。

光是為了提煉燒海參的蔥油,就用到了章丘大蔥、本地羊角蔥、香蔥、毛蔥、紅蔥頭五種蔥類,就這還覺得不夠,又用小香蔥的綠葉,低溫熬製出綠色的蔥油,和蛋黃打在一起,自制了一款蛋黃醬,給這款菜搭配點顏色,同時也給白米飯增加一些味道。

這就叫做無所不用其極!

再看看何大廚的出品,就走了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簡單至極。

盤子當中是圓圓的一團米飯,混合了絲苗白米的米飯透著誘人的清香。

伴隨在米飯邊上是簡單的幾塊叉燒肉,被切的薄厚均勻的叉燒肉,表面裹滿了醬紅色的汁醬,從切口中可以看到肉質,瘦肉中間帶了些許白色的豐腴,叉燒肉表面依舊留著些高溫炙烤後的褐色,廚師行裡管這點焦褐色叫做“火口”。

一個極品叉燒不能不帶上一點點“火口”,給會這塊豐腴甜蜜的梅花肉增加一些焦香的味道。

更加令人感覺驚豔的是被切的整整齊齊、規規矩矩碼放在一旁的一道“白切雞”。

在冰水中泡過的雞皮細嫩緊緻,雞皮下一層啫喱一樣的雞凍在燈光下散發著淡黃色誘人的光澤。

對時間和溫度的精妙把控,充分發揮出了這款真正的本地走地黃油雞的特點,雞肉也是淡淡的黃色,雞骨中骨髓呈現出一絲粉紅,顯示著這到白切雞的火候控制到了教科書般的精準。

盤中還跟了一點簡單的薑蓉醬,一眼就能看出,這生薑是用刀背一點點拍出來的,已經去除了生薑裡面的粗纖維,薑蓉醬很隨意的撒在盤中,勾連起了絲苗白米與白切雞的味道,讓它們在盤中形成了一體。

好吧,說的好像很熱鬧,但其實這就是粵菜館裡最最平常的一款雙拼飯,只要是有燒味檔的地方,就少不了這一款最平民的快餐美食。

但今天何大廚的這一道雙拼飯給人的感覺卻十分不一樣,最起碼作為專家評委的陳曉青已經對這個出品躍躍欲試。

就沒見過作為評委有那麼沒出息的樣子,當這道雙拼飯端到評委的面前,這位陳曉青居然就端起了盤子,就像個打工仔在路邊吃便當一樣,開始用筷子大口大口地往嘴裡刨,一份比賽中呈現的出品,居然讓他吃出了酣暢淋漓的感覺。

姚遠看到這裡,感覺就有幾分不妙。

廚師門裡有一句話:“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聖人也曾經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今天這兩道菜品算是對上了,一個出品追求極致的調味,把本來沒有味道的一樣海參食材透過各種手段使其入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另外一個一道出品都是在想盡辦法,激發出食材的本味,就想以原汁原味四個字勝出。

但是人的味道是有記憶的,何大廚今天發了狠,這次比賽中提供的黃油雞本身就是極好的食材,那個藏香豬就更別提了,在平城就鮮能碰到。

碰到了最好的食材,就以最極致的、也是最傳統的手法,復原出粵菜中的兩款經典味道,這就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老何這個比賽的思路算是對了。

這也是另外一種炫技吧,在各種頂級食材中見到了一絲真正的人間煙火氣,平凡中又能感受到一種不平凡的料理,就容易讓各位評委產生共鳴,就更容易得到他們手中的票數。

反過來看韓明這邊的這一道蔥燒海參,傳統菜中加入了一道自己調製的蛋黃醬,就是個挑戰,挑戰的是評委們的認知。

如果這道菜對上的對手也是位力求創新的菜品,那麼從操作技法上,還有整個菜品的完成度上,韓明這道出品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得算是很有競爭力。

但是偏偏就碰上了何厚德、何大廚,一道樸實無華的雙拼飯,裡面卻浸淫了幾十年的廚房功力,更致命的是這道菜會激發出評委對過去味道的回憶,所以韓明這場就勝算堪憂。

平城是個大都市,經營粵菜的館子成千上萬。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當一道粵菜的白切雞傳入平城的時候,當初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很多人寧可用把白切雞剩下,但是那款白切雞提供的薑蓉蘸料卻很少剩下。

漸漸地就有人發現了白切雞的妙處,皮脆、彈、滑、嫩、香都可以用來形容一款好的白切雞給人的印象,那個時候,敢推出白切雞的酒店、酒樓,所選用的雞無一不是採用空運過來的清遠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