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等一等,姚遠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
“咱們這個大賽的比賽內容是什麼?是指定菜式,還是隨意發揮呢?”
成蕊嘆口氣:“還沒最後定,幾位評委的意見一致統一不了,我們還在研究,爭取找個公平點的比賽方式,不只是能讓各位大廚能充分發揮,還得具有些競爭性,讓比賽看起來好看。”
理解了,電視節目嘛,說競爭性那是好聽的,就是得製造點矛盾和衝突,這樣才能吸引眼球。
但是廚藝大賽怎麼能強調競爭性呢?
一般的廚藝大賽,不管是什麼樣的形式,很多競爭手段都是在臺面下就展開了,比如提前制湯,“好廚子、一鍋湯”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提前有了一鍋吊好的高湯,那麼菜品的味道會上升一個臺階。
還有就是各種自備食材的精益求精,你用遼東的刺參,我便用原只禾麻幹鮑,你用m9的和牛、我便用敢用天九翅!
總之是比賽嘛,各種材料、各種手段就得無不用其極。但是這樣對於廚師廚藝的考驗,往往就會有點偏頗,競爭的重點會轉移到賽場以外。
“其實我有一個主意,你們要不要試試?”姚遠建議。
“這次比賽牽扯麵太廣,如果讓各位大廚自備食材的話,又麻煩又很難體現出公平的意思,不如就由我們廚房統一提供食材,讓比賽的雙方用指定的食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幾道菜品的製作,比如一道頭盤、一道主菜、一道甜品,這樣能充分考驗廚師的大局觀、基本功還有臨場發揮。”
姚遠這招有點損,規定時間內用指定的食材,完成三道菜品,這個難度就有點大了。
食材提前不確定,就得完全憑著大廚現場的發揮,決定食材的搭配和加工方法,這裡面能發揮的餘地可就太大了,但是坑也就深了不少,完全是對一位廚師的技法、底蘊、見識、以及謀略的全面考驗。
而且更難的是,這三道菜品在廚房裡可是分了三個部門完成的,頭盤一般是由冷葷間專職負責,尤其是最後的甜品,一般都是由麵點部門負責。而作為廚師長,一般就鮮有在這個部門的工作經驗。
在這種條件下比賽,對參賽的廚師就是一個最最接近實戰的考驗了。
成蕊眼睛就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
姚遠還在接著建議:“不如食材就由我們這個廚房提供,每次比賽提供的東西都會不一樣,當然評委要是能參與意見就最好了,這樣每次比賽就可以新增點平常不容易碰到的原料,這也是一種考驗,比如榴蓮、魚腥草之類這些極具特色的食材,一般比賽只要是指定的食材就必須得用上,對這些東西如何運用,這就得看廚師的經驗還有眼界了,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就有了更多的看點。”
“對了,還可以對調味料多加一點限制,比如有的場次不給提供鹽,有的場次不給提供油,這樣觀眾看節目的時候,就多了些懸念,這個樂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趣就又多了一些。”
真損啊,旁邊的韓大廚聽了都直咧嘴,不過成蕊好像是真喜歡,也有點擔心太苛刻:“可是沒有鹽、沒有油那還能做飯嗎?”
“放心吧,能成為大廚,肯定就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沒油、沒鹽,這才叫做真正的考驗廚藝呢!”
好吧,姚遠你是真會玩,如果這次參加比賽的廚子知道這些損主意是這位你給出的,估計一頓胖揍是肯定是跑不了的。
成蕊眨著眼睛琢磨著:“你說,如果兩個廚師在一個廚房裡,當面pk,他們之間怎麼能製造一些矛盾和衝突呢?”
姚遠出起損主意來都不帶打磕巴的:“這個容易,你們在製作節目前,先把兩家所屬的餐飲店給做一個比較,讓出賽的廚師意識到,他不只是代表自己比賽,還代表了自己單位的榮譽。然後在開賽前讓兩邊的廚師在攝像機前都放一些狠話,就像是拳擊比賽開始之前放的那種片花一樣,就把一場比賽做成像是兩個餐飲店之間的較量。然後具體到了廚房裡操作嘛,可以讓他們相互給對方出一個難題,比如讓他們相互給對方準備一種特別的食材,讓對方在自己的出品裡必須得用上,這樣比賽觀賞性一下就上來了,大家都想著給對方增加難度,給出的食材肯定會是五花八門的,這樣最能考究廚師的功底了。”
太損了!太損了!簡直是損出了天際!讓比賽對手給對方出難題,這個餿主意也就是姚遠能想的出來。
韓明在一旁彷彿被自己的唾沫嗆到了,就連聲的咳嗽,聽著那個咳嗽的聲音,就覺得韓大廚的肺裡已經有了毛病。
好不容易等這通咳嗽平息了下來,韓明就要求:“那什麼,姚總,要不咱們中心廚房的出賽名額還是讓給你吧!”
......
成蕊彷彿一下子被開啟了思路,眼睛變得亮晶晶,看著窗外的風景想了半天,扭頭同自己的幾位同事商量:“要不咱們現在就去找常老爺子,還有那幾位評委,一起商量一下這個主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