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大繩則是鍛鍊腰腹核心,上肢控制力,以及肌肉耐力;
翻輪胎則是鍛鍊下肢力量和爆發力,以及身體協調性。
而常隨安這個單操,明顯要更高明些。
它不但透過此法,強迫新兵們體會發力,強化了站樁的穩定性,還將上下肢體的肌肉,全部鍛鍊到位,形成一個整體。
最重要的是,人在互丟沙袋過程中,每回發力大小不一。
這就需要你控制接受的力,也不一,保持發力的靈活性!
長此以往,樁功越站越穩,肌肉越練越大,力量越增越強,怎麼會不能打?
格鬥的本質,還是身體!
果然。
中國武術能傳承數千年,不可能沒有真東西。
杜淮山並不是一個死腦筋,他從來都不過度追求某個格鬥術有多強,那是迷信,所以他很擅長思考和接納新事物。
難怪這套軍隊訓練,僅一年,就能讓新兵上戰場,砍妖鬼。
上午賴彥龍第一課,教的是集體性和耐力。
林兆書的第二課,則是敵人的原理和知識;
周鍾愛的第三課,強化了方向感和平衡性;
常隨安的第四課,鍛鍊了身體力量、速度。
任何新兵,只要認真學習鍛鍊這四大樣兒,一年後,絕對會徹底蛻變!
但我卻擁有21世紀更科學的訓練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可以修改增加一些專案,將我的身體素質,變得更強!
“停!原地拉伸放鬆一下。”
眼見黃昏的太陽落到小山邊兒,常隨安終於喊了停。
“譚海,幫我按按肩背!”
杜淮山拉伸完畢後,喊了一嘴。
“好嘞!”
譚海興沖沖地走到他背後。
多虧自己跟淮山哥學習了散打,果然,一切武術的基礎發力方式都是相通的,今天學起這個形意三體式,輕鬆多了!
譚海心滿意足,手底下的力道也更深。
杜淮山只感覺肌肉筋骨被掐得痠痛無比,一鬆手,血液回流,又有種莫名的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