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娥雖然同趙宗鈺說了,是自己不慎失足落進金.明池,但趙宗鈺並不信,覺得劉素娥有事情瞞著他,沒有同他說實話。
他見劉素娥看起來顯得有些疲憊,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平平安安的,便不好繼續刨根究底,他心裡頭尋思著,既然劉素娥不肯同他說實話的話,怕這裡頭是有原因的,他不問便是啦!
“愛妃!朕的中宮缺少一名女主,愛妃可願意入主中宮,臨朝稱制同朕一起處理朝政呢?”趙宗鈺盯著劉素娥含情脈脈的說道。
只要劉素娥同三皇子、四皇子平安無事,落水的原因,劉素娥不同他說實話,他也不會過多的計較。
只是朝堂的問題,他以為劉素娥應該知道一些,畢竟她乃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的生母,將來無論選擇哪個作為大順王國的儲君,劉素娥都要懂政治和朝政,否則,她如何母儀天下呢?
對於劉素娥攝政,他倒是不怕會發生: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
更不會害怕牝雞司晨的事情發生,對於劉素娥他完全信任,反而朝堂上的權臣讓他擔憂。
倘若劉素娥不懂朝政和政治,哪天他出了什麼意外,讓劉素娥來攝政的話,朝中的文武百官會信服嗎?
他不想先皇創下來的基業毀在,他或者未來繼承人的手中。因此,他趕緊邁出第一步,即使前方的路困難重重。
“妾身可不敢臨朝稱制,自太祖皇帝開始,便定下了後宮不得干政的律法,陛下這麼做,豈不是陷自己於不義?朝中文武百官怕是不會答應的,陛下又如何能夠堵住悠悠之口呢?”劉素娥道,對於她來說臨朝稱制是責任,而不是榮耀!肩膀上的擔子過重,最容易把人給壓垮的!
“愛妃多慮了!朝堂中的文武百官各懷心思,口口聲聲說忠於朕,替朕分憂,可一旦涉及到私人利益的話,又有幾個臣子能夠真正做到呢?他們只在乎手中的權利呢!”趙宗鈺冷哼道,他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看得透透的,今日同劉素娥說出了自己心中看法,無非就是勸說劉素娥臨朝稱制,同他一起處理朝政。
“陛下此言差矣!愛功名利祿乃人之本性,挺正常的!不愛功名利祿的比較少數,能夠為陛下所用的也不多,若是讓臣子得知陛下的想法,還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呢!”劉素娥道,她以為趙宗鈺對文武百官的看法是對的,只是不應該把話給說出口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挺正常的!畢竟太祖皇帝趙玄還有後人在世,而先皇趙舛的皇位是從趙玄手中得來的,雖然趙宗鈺順利的繼承了大統,但是朝中的文武百官是趙玄舊臣的也不少!
倘若他們有別的想法的話,問題可就大了!趙宗鈺為了穩定朝局,並沒有悉數打壓太祖皇帝的舊臣。
眼下他們倒是挺安分守己,忠於趙宗鈺,只是趙宗鈺之後,他們還會不會一如既往的支援,那就不得而知了!“愛妃言之有理!也正因為如此,朕才希望愛妃能夠臨朝稱制,同朕一同處理朝政!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如果不邁出這一步的話,朕怕往後再也沒有這機會了!
朕的做法,並沒有違反太祖定下來的律法,朕僅是希望同愛妃一同處理朝政而已!太祖所定下來的律法,有些已經不適合當下,是到了該廢除的時候了!”趙宗鈺道,大順王國的律法本就是帝王定下來的,他想改的話,還是挺容易的,改好後,安排柳公公頒佈就行了!
關於這一點,還難不倒他呢!他完全有信心做到呢!對他來說,劉素娥的擔心就是多餘的!
“陛下讓妾身臨朝稱制,同陛下一同處理朝政,難道陛下就不怕妾身牝雞司晨嗎?”劉素娥道,她心裡頭隱隱約約的開始擔心趙宗鈺,他此時突然提出要她臨朝稱制,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身子出問題了!
不然的話,身為帝王,無論如何對於權利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在朝政這塊,並不想同其他人分享,即使他再寵愛她,那麼,她也僅是他身邊的寵妃而已!並沒有任何權利干預朝政!
“身為一個女人,愛丈夫和孩子勝過自己,你說她會搶她孩子的物品嗎?就拿武曌來說,雖然登基稱帝,但在她駕崩前她還是把江山歸還給了李唐王朝!
因為,自古以來,父母百年以後,只聽說過兒子祭奠父母,並無聽說過侄兒祭奠姑母的!朕以為,未來的君王若是不堪重任的話,愛妃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待百年之後,將江山歸還給大順王朝,朕不怪你!”趙宗鈺道,他相信劉素娥不會效仿呂武的做法,同劉素娥這麼說,也僅是安慰她,讓她放寬心,沒有心理負擔而已!
“可呂武二人殺害不少劉李子孫呢!妾身不想如此!”劉素娥道,在她的心裡頭,她僅希望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平平安安的,別的她想也不會想!
“朕相信你比呂武二人做得更好!”趙宗鈺道,他想給劉素娥至高無上的權利,除了給劉素娥封后,順帶給劉素娥舉行臨朝稱制的儀式外,他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他相信,劉素娥封后不會有太大的阻力,但是,讓她臨朝稱制,那就不好說了!除非封后大典舉行完畢後,接著舉行臨朝稱制儀式,如此一來,即使文武百官反應過來,亦不敢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