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王國同烏陀國議和結盟一事,地點定在山水關,趙宗鈺見梁紫娟沒有出席,便藉故讓田隆負責結盟一事。
大順王國同烏陀國結盟這麼大的事,梁太后居然僅派烏陀國的國相,前來山水關簽署議和結盟國書。
趙宗鈺心裡自然明白,讓烏陀國的山水關補償大順王國,梁太后心有不甘。可若是不給烏陀國一些教訓,恐怕烏陀國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如今夏景諒駕崩,烏陀新王尚且年幼,只怕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休養生息。戰爭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而趙宗鈺以為此時攻打烏陀國,火候不夠,條件尚且不成熟,若是貿然攻城的話,烏陀國的國民必然誓死捍衛。
縱然能夠滅了烏陀國,得到的卻是空城,會讓他在老百姓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口碑變差。到時候,他屁股下的龍椅是否還能坐得穩當?
梁紫娟沒有親自前來山水關談判議和結盟一事,趙宗鈺亦沒過多計較。只是怕自己趕去山水關出席談判議和一事,有些掉價的同時,還隱隱約約的擔心,有心人趁機收買刺客行刺他。
思量再三後,趙宗鈺下了一道聖旨,命張羈送至山水關。
田隆接旨後,便帶著張羈、劉言、龐青等人,前往同石哈默約定山水郡城府商討議和一事。
為了表示烏陀國的誠意,烏陀國談判代表梁易、石哈默二人,早早的命人佈置好山水郡城府,待田隆、張羈等人一到,便慌忙相迎。
“田元帥辛苦啦!”梁易、石哈默二人向田隆抱拳道。
“梁太后來否?”田隆明知梁紫娟沒有來山水關,同他談判議和結盟一事,他卻刻意問道。
石哈默見田隆突然問梁太后為何沒來,心裡便有些著急,先前他便同田隆私下打過了招呼,而田隆似乎忘記了……
梁易可是梁太后的親弟弟,田隆如此問話,顯得有些目中無人,藐視梁易。石哈默心裡很害怕梁易計較,此番烏陀國同大順王國的結盟談不成!
如此一來,對他來說凶多吉少,萬一梁太后把怒火全部往他身上發,那他豈不虧大了?
梁易今非昔比,他是烏陀國的兵馬大元帥,可在梁易跟前,總是小心翼翼的,同梁易說話時,都不敢大聲。
想想前國相歐陽訛謬,他心裡頭便不寒而慄……
“先皇駕崩,太后悲傷不已,鳳體抱恙,便命本相前來同田元帥,商討我烏陀同大順王國議和結盟一事,望田元帥且莫介懷!”對於田隆的咄咄逼人,梁易並不惱,他依然禮貌的向田隆施禮回話道。
“既然如此!本帥也能理解,望梁太后節哀順變,鳳體早日康復!”見梁易不卑不吭,田隆也不好繼續尋茬。
雙方談判代表友好協商後,便籤下了山水盟約,除了一些客套的場面話語,山水關歸入大順王國的版圖外,沒有額外內容。
處理好同烏陀國議和結盟的事宜後,田隆便留下龐青鎮守山水關,他帶著張羈、龔言等人班師回朝。
此番同烏陀國打了勝戰,山水關歸入烏陀國的版圖,將士們心情舒暢,一路上精神抖擻的哼著歌曲回來皇庭。
趙宗鈺更是備好了慶功宴,率領文武百官前往神武門迎接田隆等人。
“吾皇萬歲!萬萬歲!”田隆把國書舉過頭頂,將士們見狀,亦跪地叩首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都平身吧!”趙宗鈺從田隆手中接過國書,翻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