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的孃家人雖然也在華陽,但家境一般,被劉家人塞了些銀兩,便沒吱聲,帶著龐氏回家了。
劉家族長處於良心考慮,多給了龐氏和劉素娥一些銀兩,剛好夠她們母女倆的日常開支。
龐家本就不是什麼大富之家,龐氏帶著孩子來投奔他們,無疑是雪上加霜,這突然多了兩張吃飯的嘴,這日子呀,過得就越發的拮据。若不是看在龐氏帶來細軟的份上,龐氏的父親龐統是鐵定不會收留龐氏和劉素娥的!
這人都收留了,畢竟是自己親生女兒,要趕她去其它地方,龐統到底還是有些道德底線,這種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但,人要吃飯,天要下雨,這生計問題嘛,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龐統苦思瞑想了好幾天,最終還是決定,再為龐氏尋一門親事,讓她改嫁!
這龐氏雖然年輕貌美,頗有幾分姿色,但畢竟是成過親,還帶了個賠錢的油瓶。在這物質匱乏的年代,年輕的後生,有誰會傻到娶個帶油瓶的媳婦回家呢?
因此,退了求其次,只要家裡有錢,願意多給銀兩,當個姨太太或者妾室也行。
對於有錢的大富人家,並不在乎龐氏帶了拖油瓶嫁過去,相比拖油瓶,他們更在乎龐氏的姿色,若是母夜叉的話,即使是未出格的小娘子,他們也不要。
龐統一把龐氏二次婚配的訊息傳播出去,家裡的門檻差點被那些大富人家的媒婆給踩斷了。這媒婆嘛,天生靠嘴巴吃飯,拿了誰的銀子呢,便替誰說好話。
求娶的人絡繹不絕,而龐氏只有一個。為了能夠“搶”到龐氏,媒婆在背後東家授意下,便互掐了起來:這個說張員外懼內,正室夫人是位母老虎,誰給他當妾室,誰倒黴;那個說許員外是個虐妾狂,一個月不到,府上便抬了好幾個妾室出去了......
躲在屏風後的龐氏,看著這些醜態百出的媒婆,心裡厭惡極了。她與劉通從小青梅足馬,情投意合。劉通戰死沙場,她心裡老傷心的,若不是劉素娥還在襁褓之中,她會尋短見,隨他去......
這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沒得怨言。她跟劉通成親後,小兩口一直很恩愛,從沒紅過臉。只是這幸福來得早,去的也快。
劉通英年早逝的事實,她心裡頭難以接受,連年輕的後生她都不願意嫁,更何況糟老頭呢?
這改嫁,萬萬使不得,會苦了孩子。劉通已經戰死沙場,她心裡悲傷難過,劉素娥是她和劉通愛的結晶,她必須想方設法,撫養她成人。
龐統磨破嘴皮子,未能說服龐氏改嫁,只好作罷,收了劉家給龐氏的生活費後,便乖乖的閉嘴,由著龐氏留在孃家,絕口不提改嫁的事。
跟阿爹談妥了婚嫁的事情後,龐氏心裡輕鬆了不少。龐統便騰出一間西廂房供龐氏母女居住。
俗話說的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龐統也不例外。拿走龐氏母女的生活費,只提供一間小小的廂房供龐氏母女居住,龐統心裡暗道:“這筆交易划得來!”
為了能夠讓劉素娥在孃家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龐氏每天給有錢人家,縫洗大量衣服,即使生病了,也照常給人家洗衣服,從沒休息過。
當初追求龐氏沒成功的那些大財主,看著龐氏困窘的生活,難免會落井下石,奚落欺負她,說些汙言穢語,不中聽的話。
龐氏雖然成過親,也生活孩子,但她到底還年輕,面子薄,心思也是有些重。被人家奚落、欺負,她都憋在心裡,不會向第二個人傾訴,在劉素娥跟前一直跟堅強。
留給劉素娥的印象是:阿媽無所不能!
這心病呢,自然得心藥醫,只有開啟了心結,病才會好。可龐氏平時,深居簡出的,未出格的時候,與人少有來往,整天在家裡刺繡,織布什麼的,做一些手工活。
她連個知心朋友都沒有,和誰說話,解開心結呢?
因此,久而久之,便鬱結於心,加上常年累月的工作,最終她積勞成疾,病入膏肓,撒下劉素娥,便香消玉殞了。
龐統失去龐氏這棵“搖錢樹”,假惺惺地掉了幾滴眼淚後,便跑進自己臥室,開始數龐氏留給他的金銀首飾等。
幾個家屬見龐統溜回自己的臥室,也跟著找各種藉口溜回自己的房間,至於劉素娥是餓沒餓肚子,對他們來說,不是啥要緊的事。
此時此刻,她似乎長大了,有孃親在的日子,她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生活上無憂無慮,沒有任何煩惱。
“孃親,您醒醒......”劉素娥撕心裂肺地哭著,喊著,病床上的人,永遠不會再睜開雙眼,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