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爐火旺,靠近爐火的雪被烤化,院中的雪地像是斑馬的背,斑斑點點,黑白分明。
林閒找來木軸卷絲,將卷好的絲放在鋪好的麻布上。
繅絲的難點並不是如何繅絲,而是如何分享。
繅絲這種事是一些人謀生的手段,多一個人掌握這門手藝,就多一個人搶飯碗。
蠶屍和蠶絲脫離完畢,剩下的就是給絲脫水,通風,將絲上面的水甩幹。
馬車上的蠶絲已經脫離完畢,蠶屍堆在一邊,起碼有十幾斤重。
林閒將鍋中的水全部倒掉,將蠶的屍體倒入鍋中,用乾鍋去炒蠶屍,將蠶屍炒幹後,鑿成粉末。
原湯化原食,蠶屍護蠶絲。
蠶屍鑿成粉末能讓生絲更加晶瑩剔透,這也是生死發白發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林閒在院中扯了幾條麻繩,將繅好的絲放在麻繩上晾曬,趁著生絲還未完全脫水,將鑿好的蠶屍粉均勻灑在上面。
蘇淺淺的院中覆滿了繅好的蠶絲,坐在蠶絲下看蠶絲晶瑩剔透,好似珍珠一般。
“好漂亮,原來生絲是這樣製成的。”
林閒的臉色仍有些凝重,小冰河期還沒到,天氣已經有恙,金陵的冬天會很冷,晚上會結冰。
這個時候的蠶絲如果結冰,第二天會全部凍裂。
這是常識,不是短影片中刷出來的知識。
“你家裡還有多少木炭?”
蘇淺淺掐手指算了下,她搬進來後買了一擔木炭,如今還剩下半數有餘:“十之五六。”
足夠了!
林閒找出 所有的木炭,鋪在院中放置雜物的屋中。
木炭不能直接烘烤,否則蠶絲會直接被烤焦,只能隔著石板烘烤,既保持乾燥溫度,又不會傷到蠶絲。
蘇淺淺的小院挨著秦淮河岸,河邊有不少青石板,剛好可以用來鋪在木炭上,形成地龍。
到了傍晚,林閒把差不多成形的絲拿下來,院子裡的絲被拿回屋中,整齊的碼在麻繩上。
院子裡的麻繩整齊的碼齊在小房子裡,林閒守在門口,看到小房子裡的空氣都被熱到扭曲起來。
蘇淺淺臉上沁出汗珠,跟著林閒忙作了一整天,身子又累又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