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兩!
腦袋被驢踢!
這兩句話讓朱元璋瞬間一肚子火氣:“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朱元璋再看手上的銀子,沒了對林閒的偏頗,立馬察覺份量不夠,拿起腳邊的戥子稱量,果然不足一兩。
“可惡,銀子竟不足一兩。”
劉三吾不敢搭話,放在尋常人身上這就是欺君之罪:“陛下若是實在氣不過,老臣這就追上去。虞王殿下提著穀子,應該走不遠。”
“老臣定要為陛下討個說法……。”
“呵呵。”朱元璋被氣笑了,他險些忘記是被誰騙了:“咱大孫精明著哩!”
劉三吾目瞪口呆,本來醞釀的話卡在喉嚨裡說不出來。
朱元璋滿臉得意:“文武百官,咱的那些兒子,除了大孫,咱被誰騙過?”
“這不叫騙,這叫哄,大孫哄爺爺,多正常的事。”
劉三吾呼吸都變粗了,沒人比朱元璋更懂林閒。
莫說尋常人 ,就算尋常官員敢做此事,早被朱元璋誅九族了。
劉三吾憋了好久才極為難的說了一句:“陛下說的對。”
朱元璋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別人不把他當皇帝的感覺,尤其對應的人是林閒,是他的大孫。
“嘿嘿,今天出宮被大孫騙一次,值得了。老劉,說說你那梨園衛,安排幾個人了?”朱元璋對於梨園衛的事情非常關切。
皇孫被打這種事決不允許發生第二次。
劉三吾如實回應:“陛下,只安排了五軍都督參軍馬周,翰林學士方孝孺。”
朱元璋對於這個進度非常不滿:“才兩人?你不是說今日安排四人入府?”
劉三吾小心回答:“陛下,林府不算大戶,府中家丁不可太多,貿然加進去只會引人遐想。”
“欲速則不達啊,陛下。”
朱元璋沒空聽劉三吾的辯解:“藉口,你晚上找人偷了林府,他不多找兩個護院?”
“林府的主人不是在南邊行商?把貨劫了,再安排人救回,也能往林府加人。”
“太監和丫鬟先不急,起碼先不讓咱大孫在林府受氣。”
朱元璋的話確實讓劉三吾有了新思路,劉三吾之前只是想著怎麼合理,卻沒想過怎麼創造機會:“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