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搶著回道:”這條街不是賣菜的,你看這兩邊,玉石,綢緞,首飾,燈籠,都是物件,賣吃的都在下面那條街呢!“
”是那邊的菜農看那姑娘年紀小,欺負她,不讓她擺,她才到這來的。“
林文康看這位大娘人熱心,就隨手從她攤子上拿起兩根木簪。
”這兩個多少錢?“
”您給十錢就可以了。“
林文康給了錢,道:”可以麻煩你帶我去那邊看看嗎?“
”當然當然。“
大娘擦了擦手,讓旁邊的人幫她看著攤子,帶著林文康來到肉菜市場。
這些賣菜的小販都在街道兩邊,看著雜亂無章,其實都是分了區域的。
雞鴨魚肉腥氣較大,在街尾。
乾貨,調料,柴米油鹽在中間。
然後依次是瓜果蔬菜。
大娘指著一個小攤子:”看,那小姑娘賣的就是這種蘑菇。“
那攤子上除了蘑菇,還有春筍,野菜。
”看看,要點什麼。“
賣菜的大叔熱情地招呼著,林文康沒見過那個小姑娘,就讓那個大娘幫著打聽。
大叔直搖頭,賣這種蘑菇的,只有他們西山村人,沒有這樣一個小姑娘。
事情變得奇怪,林文康留下人繼續打聽,先回了刑部。
他找來嶽永安的小廝,仔細詢問他當天的行程。
之前他已經說過一次,口供還在,嶽永安那天從嶽府出來,經過哪條街哪條巷子,都記得很清楚。
但是這一次,林文康問的是細節,當這些細節拼湊起來,竟是有人有意引嶽永安到事發的那條街。
嶽永安是因為犯了錯,才被他父親送回宥陽老家,這剛回來,就敢生事。
林文康仔細一問,小廝才支支吾吾地說出來。
嶽永安對這種嬌小可人,看起來楚楚可憐的姑娘,一點抵抗力都沒有。
他還偏愛年紀小的,去青樓也是專找這一種。
那個賣蘑菇的小姑娘,完全是長在他的審美上了,當時他勸都勸不住。
林文康越聽越不對勁,感覺有人設了一個局,引著嶽永安鑽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