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再讓流民前進,齊軍的利箭也能射到城牆之上。
這樣就會有更多無辜的人枉死,而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他不愛惜這所謂的仁義之名,只要他敢射殺那些以仁義威逼他們的流民。
或許流民可憐,但是在這樣的戰亂之下,他們卻並不無辜。
因為在齊軍尚未逼迫他們攻城時,百里雲就已派出輕騎去阻撓過。
當時就有不少人脫離了戰場,剩下的這些人都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之人。
而這次,百里雲同樣也給了他們機會,因為他給的距離,只要流民敢反抗,就會有一線生機。
但是若他們只為一己之私,繼續前行。
那就是拋棄母國,忘了同胞,百里雲自然也不會再憐惜他們。
百里雲下達此令後,雖然心中無愧,卻也有些哀傷。
他本想親去城頭,觀察局勢,看是否還有變通之法,沒想到一切突然停了下來。
百里雲在心中反覆推演,覺得這個指令雖然和儒家傳統仁義相違背,但是卻是當前他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不管重複多少次,他的決定都不會改變。
哪怕受世人唾棄,他心中的道也不可動搖。
“你真的不改軍令嗎?”
突然,一個蒼老的聲音在百里雲心中響起。
“不改!”
百里雲此刻已經明白他的仁心,毅然決然地答道。
“嗡!”
百里雲眼前亮起一道白光,隨後他就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涼亭外。
涼亭中端坐著一個鶴髮童顏的老者,本在悠閒地撫琴。
當百里雲到來後,他雙手輕按,琴聲立時消散。
隨後他又看向百里雲,漫不經心地問道:“何為......”
不過他話還沒說完,臉上突然露出驚訝之色。
隨後他右手一拂,百里雲就身不由己地朝前飛去。
隱約聽到那老者抱怨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群老不修,是嫉妒我太逍遙,故意派他來消遣我嗎?”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