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雲只覺得身形一陣晃動,隨後就發現他端坐在軍帳之中。
而在他前方的左右兩側,各立著四、五個身著鎧甲的中年將官,一臉凝重地看著他。
百里雲見狀,心中一陣疑惑。
這時,一段段文字突兀地出現在他的腦中。
原來此刻正是齊、魯交戰之時,他所在之地是戰爭前沿,也是魯國的門戶。
一旦此城被齊軍攻下,齊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達魯國的都城——曲阜。
這樣一來,魯國不僅有滅國之危,百姓更是有殺身之禍。
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此已經激戰七晝夜。
雖然傷亡慘重,卻未失寸土。
在半個時辰前,他們剛剛擊退了齊軍的精銳部隊,本以為可以休整幾日,沒想到齊軍竟又來攻城。
其實齊軍來攻城也無所謂,因為百里雲所率領的這支軍隊,是魯國最精銳的軍隊。
這支軍隊人數雖不多,卻是人人精通詩書,個個善於騎射。
他們本是讀書人,不過三年前因魯國受困,他們放下詩書,披甲上陣,一戰成名。
在隨後的三年裡,他們不僅守護住了魯國的疆土,更是擊敗了不少殘暴之徒,被諸國尊稱為仁義之師。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是的,這次齊軍不是直接攻城,而是驅趕著魯國的百姓來攻城。
因有百姓在前,若是他們想要攻擊齊軍,勢必就會傷到百姓。
但是若不傷百姓,等齊軍近城,他們擅長的弓箭就毫無用武之地。
這樣不僅他們守不住城池,更會讓他們身後無數的百姓遭受戰亂之苦。
百里雲理清思路後,不由地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此刻正在接受仁山的考驗,但是這個考驗卻幾乎與仁義背道而馳。
要知道“君子遠庖廚”,就是不願見到殺生之事,以免影響了仁慈之心。
就算仁山覺得他仁心堅固,殺伐之事已不會影響他的心境,也不該讓他來到軍營之中。
因為慈不掌兵,特別是作為主帥,很多時候不僅會殺敵軍,更會斬殺己方之人,這又如何讓他的心境不受損?
“百里將軍,齊軍距城不過五百步,很快就會進入射程之內,還請將軍定奪!”
這時,一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約三十,白面無鬚,雙目清澈的中年人躬身行禮道。
百里雲看向此人,腦中立時冒出“柳橙”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