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雲才看一頁,就發現這本家史和以前的大不一樣,不由地抬頭看了看百里滔,見到百里滔鼓勵的眼神,他又認真閱讀起來。
看到這本家史,百里雲才明白為什麼會有神出鬼沒的黑衣人,為什麼會有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暗營,為什麼楚國景家會如此決絕地對付他們,這一切都源於百里家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家族,而是與當今趙國王族有密切關係的隱藏家族。
這個關係的源頭要從百里家的第一任家主百里明說起,當初百里明戰敗逃竄,被趙盾的女兒趙英所救。在相處的過程中兩人漸生情愫。當趙盾知曉此事後,勃然大怒,要將百里明出首,好在趙英雖是女兒之身,卻也異常剛烈,寧死不從,最後趙盾心疼女兒才讓步,勉強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後來在趙英的幫助下百里明重返秦國,沒想到滿懷期望竟被無情奚落。至於百里明當年到底受了怎樣的恥辱,家史中沒有記載,只知道當他回到趙國後閉門不出,足足嚎哭了七日七夜,淚盡血流,終日不止。眾人百般勸阻皆是無用,後來還是趙英激勵他雪恥,才讓百里明走了出來。
一個月後他帶著成年的三個兒子離開邯鄲城,在武安群山中,一個破敗的真武大帝殿中安身。並且親自動手,修建了百里家祠,祭祀前輩先祖。又在祠堂外搭建一個大棚,作為晉國百里家的臨時祠堂,同時立下血誓,晉國百里家若不能血洗前恥,強勢迴歸,百里家自他之後的所有人都不能進入祠堂,只能在這長棚中經受風雨,警醒後人不可讓了家族之辱。
經過百里明父子三人的努力和趙英的支援,三年後他們自創出了針對秦國百里家的功法。當時百里明積勞成疾,已經百病纏身,無法親赴秦國,只得讓長子百里松代他前去。這次赴秦,秦國的百里家依然嘲笑他們是逃兵之子,根本就不肯讓他們進門。
百里松兄弟三人怒不可遏,帶領家將、僕人直接打了進去。因為他們的功法都是專門針對秦國百里家而練,所以秦國百里家的人紛紛落敗。正當他們以為可以替父雪恥的時候,秦國百里家又出現了一批神秘高手,而百里松兄弟三人竟被年僅十五的百里皋擊敗。
百里松寧敗不退,誓要血戰到底,最後驚動了百里視,才阻止了這場爭鬥。百里視似乎因年老而大權旁落,無力處置此事,只是勸他們回去,他會設法讓百里明回族。兄弟三人雖有不甘,卻也極為孝順,礙於百里視的身份,只得返回趙國。
當百里松返回趙國將此訊息帶給百里明時,百里明只說了兩個字——“恥辱!”,便含恨而逝。而百里松在秦國就有死志,此刻見老父含恨而終,更覺無顏苟活,在囑咐五個弟弟要相互扶持,血洗恥辱後,竟當場自殺。另外兩人見百里松自殺,也要拔劍自刎,好在趙英及時阻止,又以三個弟弟年幼,無法承擔家族重擔為由,二人才沒有自殺,但卻自斷雙腿,以此明志。
百里家經此挫折,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牢記組訓,砥礪修行。趙盾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調動一些資源來幫助百里家,加速了百里家的成長。
後來隨趙英早逝,加上百里家又隱居深山,無心仕途,慢慢地便與趙家斷了聯絡。直到趙塑被屠岸賈所殺,程嬰抱著趙武前來投靠,百里家念及前恩,撫育趙武成人。後來又幫他返回晉國,誅殺屠岸賈,恢復了趙家先前的繁榮。
趙武感念恩情,想要封賞百里家,被百里家拒絕後,便又與百里家聯姻,同時全力支援百里家。百里家也正是因為得到趙武的幫助,實力突飛猛進,自創出逆天的金屬性築氣功法,緊接著接連出現好幾個朝暉境、乾元鏡的高手,讓秦國的百里家不再敢小覷趙國百里家。
可惜的是隨著趙國百里家實力的增強,也才慢慢發現和秦國百里家的差距。原來秦國百里家除了表面的勢力外,更有一股深藏在地底的力量,而且這股隱藏的力量幾乎可以左右秦國的廟堂。因此百里家接連受挫,不過秦國百里家也損失不小。秦國百里家似乎不願再如此損失大量高手,提議將人員限制在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趙國百里家原不同意,不過後來迫於其他勢力的壓力,加上家族實力本身就弱,也就定下了這城下之盟。這才使得雙方的損傷減小了一些,不過潔淨的家史上在此處卻滿是批註
“恥辱”,
“不肖子孫”,
“不配居於長蓬”。
再到後來百里家協助趙襄子誅殺智伯,進一步讓趙家看到隱藏百里家的作用,兩家關係更加密切。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百里家成立了暗營組織,專門處理朝堂事務。這種良好的關係一直到距今五、六十年,直到趙武靈王一改習俗,胡服騎射,更是罕見地要求百里家協助出征東胡。百里家雖然覺得奇怪,但是一向關係良好,便也沒有多想答應了。
也正是這個失誤讓百里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損失,也讓強盛的百里家走向衰落。此役光朝暉境就損失了三個,騰雲境、琴心境更是數以十計,而趙武靈王對此卻說是胡人神蹟所致,百里家由此與趙國王族斷交。但是後來趙武靈王餓死沙丘,趙惠王當政後內憂外犯,又求到百里家,百里家念及舊情,再加上百里家也需要趙國提供資源來對抗秦國的百里家,雙方關係這才有所緩和。
不過自此後百里家與趙氏王族時有齟齬,關係時好時壞,百里家也出現一些聲音,想要出面取代趙國,不過卻被打壓了下來。趙國王族似乎也另有助力,卻又依然刻意和百里家維持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