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趙匡胤,已經完全百分百的信任兒子趙德昭了。
見他說的這麼肯定,又追問道,“你既然這麼有把握,朕可以答應你,就當是貸款給你做生意了,但是你剛才說的出海之後,不但把造船的費用全都還給國庫,還要把造船費用的一半的錢,作為利息,獻給國庫,此言可當真?”
“陛下放心!此言自然是真的,我估算了一下,這種巨船,連建造,帶沿途所用給養,武器裝備,維修等各種匠人,加上武裝軍士,出海所需貨物,和進貨成本,每艘的綜合造價大約是十萬兩左右……”
嘶!
滿堂震驚!
造一艘船要十萬兩銀子,這怕不是用銀子鑄出來的吧!
就連趙匡胤也是大吃一驚,他料到會很費錢,但實在沒料到會這樣費錢。
這可真是用銀子鑄出來的呀。
“臣要至少五艘這種巨船,那麼造價該當是五十萬兩銀子,出海回航之後,臣必能給國庫進獻白銀七十五萬兩!”
譁!
真的假的,齊王這也太能吹了吧!
這下眾臣至少有三分之一不相信了。
唐繼先第一個站出來質疑,“齊王此語未免太過危言聳聽,就算你這五艘船,裝滿了貨物回來,怕也賣不了七十五萬兩白銀吧!臣堅決不信。”
“臣附議!請陛下三思!”
“陛下!我大宋立國不過十幾年,現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不過百十萬兩銀子,齊王這一下就要花去一半,還妄語一次就能賺回七十五萬連銀子,太過荒唐……”
趙匡胤皺起眉頭,卻沒什麼辦法,他只能看向趙德昭,希望他自己為自己辯解。
趙德昭等反對的聲浪漸漸沒了,這才開口道,“諸位的擔心雖然是好意,但是都多餘了。我已經說過,這五十萬兩銀子,包括了購買需要出海與南洋人交易的貨物。”
“這些貨物一旦到了南洋,那就不得了啦!我在這裡請問諸位一句,這占城稻大家都看到了。如果我在京師試驗成功,然後稻種賣給各州各府,每石稻種賣幾百兩銀子,相信也有人會買吧!”
“占城稻在咱們這裡珍貴,但是到了占城就是稻子而已,根本就不值錢。我中華上國,物產豐富,好多東西到了南洋,也一樣是珍貴無比,我裝滿五大船,賣到南洋,莫說賣出七十五萬兩銀子,就是八十萬兩也不是問題。”
這麼一說,大家立刻釋然。
戶部尚書馬植立刻道,“齊王!這占城稻種,莫說每石几百兩銀子,我覺得就算一千兩銀子,也是值了,換成我也會買的。”
這些文武百官不再擔心能賣多少錢,反倒開始擔心以後還不能繼續賣了。
“齊王!如果真的如此賺錢,那麼我們不要賣稻種,而是買些別的東西,不然他們有了種子,以後自己就不缺了,最好我們能年年賣給他們。”
“對呀!陛下,臣建議……”
一時間,好多文武暢所欲言,希望徹底開啟南洋市場,爭取每年都賣他們大量東西,每年都能賺一大筆錢。
趙德昭苦笑道,“諸位好意!本王心領了,我想告訴你們,你們能想到的,我早已經想到了。因為畢竟你們不過才想了這麼一會兒,我卻已經想了幾個月,一句話,請你們放心!為我大宋創造財富的事情,本王自然當仁不讓。”
這一番話說了,朝堂上總算安靜了下來。
趙匡胤居然面上多了些笑意,這一幕正是他所希望看見的。
晉王趙光義卻有些不大高興。
因為今年他已經有了計劃,要做好些事情,都是要花錢的,就像唐繼先說的,大宋現在國庫空虛,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