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主將沉穩。周圍遊走放哨守夜之兵沒有絲毫放鬆。整個營的防備似乎頗為密。時間倉促。卑職不曾探明敵軍主將。但卻能借火光看軍旗上書一個“方”字……至於敵軍何時搶佔安平鎮營盤。卑職卻無法的知了……”
成元令皺了皺眉頭。然對的到的情報並不滿意。但也深知以對方的能力在驟然變化之中到這樣的成。已經是十分難的。也不會有絲毫怪罪之意。
但南朝軍突然佔據安平鎮。已經全是打亂了他的佈置。甚至可以說。這一番變化。如果處理不好。幾就讓他奔走兩天兩夜變成了流水東逝。甚至。可能讓他這兩千兵馬變危局。
不過事實上。成元令仔細推論一下。口氣。事情總算還沒有壞到徹底。
敵軍兵馬不滿千。而自己這方總是有三千騎士。在數量上具有絕對的優勢。
南朝軍固然強大。但成元令也不認為江東猛士會差多少。
而另外一個最重要優勢便是。顯然那支南朝軍不曾料到自己已經如此接近了安平鎮。
敵軍在明。我軍在暗。其中可以操作的東西。也便不少……
但最後一個問題便是。自己這三千騎士奔走了那麼久。幾乎人人疲憊不堪。若用於倉促作。戰力最起會跌掉三成。甚至四成以上……
南朝軍既是偷襲安平鎮。想必也是疾馳不停。而能夠左右戰局最後一點便是。敵軍到底是什麼時候抵達的安平鎮。體力到底處於什麼狀態!?
戰。還是不戰!?
這方面看,南朝軍的領軍大將應該不是什麼魯莽的人。
幾乎可以肯定南朝軍也是如同他們一般經過了幾日的緊急賓士,用體力換取速度搶先抵達的安平鎮,但是還能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住必要的警惕性,顯然難能可貴。
成元令更可以確定,這支兵馬人數雖少,但絕對是南朝大軍的先鋒軍,後面的援軍必然正在趕來增援的路上,一旦後方的援軍趕到。
那麼安平鎮將會徹底的被南朝軍牢牢把握住,要再搶奪回來,顯然難度無限擴大中。
看了看身邊所有人疲憊不堪的模樣,成元令的眉頭皺得更緊,他無法確定對方的援軍會在什麼時候抵達,也無法確定對方是否知道他們的到來。
也便是說,每拖上一會時間,也就多新增了無數的變數,只是如果強攻,肯定傷亡是不小的,在後面于禁暫時無法再派遣更多的兵馬前來。
那麼這三千北漢子弟已經是他可以利用的唯一資源。
原本成元令做的打算,便是收攏散落四周的北漢軍卒,將他們擰成一股繩子,搶在南朝軍還未出太原的時候,先行佈下防禦工事,沿路埋伏襲擊,最大程度的殺傷敵軍。
以雲州郡的險惡,整合了雲州守軍,加上本部三千兵馬,完全可以抵擋住對方兩三萬人!
而這一切的前提,卻是雲州守軍能夠為他所用,而安平鎮不會被南朝軍搶先得到。
唉!真的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