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沒有言語,握著劍的手只需輕輕用上幾分力氣便可割破畫皮,斬妖除魔。
但他卻遲疑了。
手裡的劍在微微抖動。
斬妖除魔是為了捍衛正道,替天行道,還這世間一片清明。
可是現在。
清明忽然就變得渾濁了。
渾濁到他竟有些拿不定主意。
蘇柔的那些話遊離在心間。
替天行道,替的是哪片天,是為誰行的道?
如果是為了那些無辜死去的百姓,他為何不去尋唐濟城主,畢竟他才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蘇柔所害之人說到底不過是害己之人。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還是說,他執的只是那妖魔兩字?
若是如此。
那唐濟城主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他又能擔的上人之一字嗎!
床底,李三思的眸光微閃。
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畢竟是年輕人。
用老道的話來說就是走的路跟吃的飯太少了。
走的路多,遇見什麼路都能很快想到該怎麼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是這個理。
吃的飯多,甭管是山珍海味還是清湯寡水都能說出幾分箇中滋味。
可是現在。
明顯是兩個都不佔的湊到了一起。
但事實上,一個問題往往有著多種不同的解法,無非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