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的一場暴雨,將一絲燥熱降了溫,進入初秋的蘇魯邊境的熱浪在消失,眼下已經比較涼爽。
隨著一聲令下,集結在徐州,海州一帶的宋小牛,楊善信所部,浩浩蕩蕩地向北開拔。
停止了半年多的東部大規模軍事行動,現在開始了。
這一次陳天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拔除北軍在魯省地區的根基。
此次沂州會戰,陳天華集結了超過八萬的精銳軍力,加上數萬輜重、後勤部隊,還有不低於此數的民夫,整個馳道上,那是人滿為患。
廖雲鵬擔任蘇省行政長官,作為南軍攻取北地的支點和重要後勤中轉基地,他起初也為這繁重的役差而頭疼不已。
蘇北歸附不算久,不象蘇南百姓,毫無怨言地支援軍隊作戰,這役差太重,很容易在蘇北引起反彈,對於江南政權在蘇北統治,那是極端不利。
前期不間歇地徵集民夫,已經在蘇北民間怨聲載道了,馬上就是秋收農忙時節。
廖雲鵬在全力以赴地作為備戰準備,在蘇北,他每隔百里便設立一個大型兵站。
雖然稱為兵站,其實便是一個大型的物資貯備倉庫,蘇北被被徵發的民夫,只需將所要運送的物資送到百里之外,交付給兵站即可返回。
對於廖雲鵬的這一做法,陳天華大加讚賞,這喝過洋墨水的人就是不一樣,統籌協調能力頗強。
這不僅解決了民怨問題,更減少了軍糧物資的消耗,極大地提高了效能。
商丘守備將軍徐基,這段時間被陳天華調至徐州,擔任蘇北守備將軍,擢升了。
他當然是感恩戴德。
在擔任商丘守備官期間,他就招募了不少皖北,豫北的農家子弟進入預備軍,進行規範化訓練,培養基層軍官。
他的預備軍架子搭建好了,當擢升蘇北守備將軍之後,他帶走了一部分自己的骨幹軍官,蘇北守備軍的架子也很快搭成。
雖然還不能指望他們,擔負起作戰任務,但守備地方治安,押運軍糧物資,卻是綽綽有餘。
其實說起來,徐基不是一個無能之人,只不過生不逢時罷了。
當時在北軍守衛商丘城時,被陳天華的南軍按在地上磨擦,可眼下江南政權勢力蓬勃發展,倒也激起了他一腔雄心。
枯樹又發新芽,臨到中年說不定還能博一個錦鏽前程,這讓他的熱情空前高漲。
陳天華到達蘇北之時,宋小牛他們在沂州府發動兩次戰役,將沂州,濟寧直隸州的外圍掃平,成功開啟了進攻沂州城的大門。
魯省自關山關衡兄弟倆死去之後,關氏集團在魯省勢力就宣告壽終正寢,而現在是張懷芝和張樹元倆位,張姓豪閥在統治魯省。
張懷芝和張樹元,均屬於北洋系段啟瑞的皖派人物。
二張的北軍戰力並不差,其騎兵多以北地的各少數民族組成,戰力也是相當之強。
只是碰上了步騎作戰配合更加成熟,武器配備更加精良的南軍精銳,便相形見絀。
陳天華兵分三路,左路從商丘直攻單縣,中路從徐州城攻佔嶧縣,右路自海州從海上擬攻擊日照縣。
為了避免被南軍各個擊破,張樹元將魯南部隊所能集結全部集中到了沂州府城和濟寧直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