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慌不要亂,把敵人給我砍殺下去。”有守將拿著大砍刀在呼喊指揮。
雖然西峰上清軍巡防營的守卒,還算是頑強抵抗,但今非昔比,堡壘裡的幾十門火炮,重機槍等,前面一番拚命射擊之後,因沒了後續彈藥補充,現在都成了擺設。
許多守軍手中的步槍,放完了身上所帶的子彈,就真成了燒火棍。
雖然也有不怕死的清軍,有一部分是滿清血統的軍士,他們的祖先,是兩百餘年前,南下追擊明軍而來的八旗子弟,現在,輪到他們的後代,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槍彈。
無論這部分滿清守軍,如何頑強,但攻城聯軍的火力,實在太猛太邪門。
除了先前重炮地毯式轟炸,現在步兵攻城是迫擊炮,擲彈筒和輕重機槍,還有手榴彈,普通步槍是弱武器,守軍前赴後繼的血肉之軀,仍然堵不住缺口,大批共和聯軍猶如潮水般湧入堡壘,無數清軍在倒下。
紫金山西峰,天堡地堡的城頭城內,雙方喋血血戰,屍橫遍野。
最終,清軍在西峰上二千餘守軍,戰死一千七百餘人,被俘五百餘眾,天地子母兩堡完全被共和聯軍佔領,炮臺補充上來炮彈,火炮轉而為聯軍服務。
當然,孫勇的浙軍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先鋒營和突擊營一千二百餘人,死傷接近半數。
紫金山西峰被共和聯軍佔領,整個江寧內城,以前神策門和後湖防禦工事,就完全暴露在聯軍的炮火之下。
這誰都明白,制高點被共和聯軍佔領,江寧內城最終是守不住的。
西峰上幾十門重炮,居高臨下轟炸山下清軍陣地,掀起千層塵土,江防軍的戰鬥意志被徹底摧毀,喪失殆盡,無論官兵都放棄地地,抱頭鼠竄。
到了這天的下午四點前,城北方向的李興鴻,開始出動了騎兵衝鋒,早已等待很久的近千騎兵,嚎叫著衝進敵陣。
一場砍瓜切菜式的屠殺開始了。
……
傍晚時分。
江寧內城東的朝陽門前,一片寬敞的廣場之上,共和聯軍近萬軍隊,排成了十個方陣,密密麻麻地佇立著。
而在他們身前,兩個重炮團,近百名門大炮,分成三個梯隊,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齊刷刷對準整個江寧內城。
這種排列方式,示威成份大於實戰。
經過兩天不分晝夜的進攻,共和聯軍已經掃平了,除內城以外的所有區域,近五萬名江防軍和巡防營官兵,除主動投誠、陣前起義和被俘的有二萬人,其餘三萬清兵全被殲滅,屍橫遍野,堆積如山。
好在眼下是寒冬臘月間,屍體不會出現質變,從而暫不用去考慮應及時清除,焚屍消毒,以免產生瘟疫等諸多問題。
現在,集中精神解決最後之戰。
內城清軍守衛部隊總共六千餘,大部分上城牆嚴陣以待,可他們的火炮、重機槍數量有限,別說擺在眼前的百餘門重炮,光憑紫金山西峰炮臺,就足夠壓制他們。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祀壇軍械庫被毀,清軍手中的彈藥非常有限,杯水車薪。
一會兒,從仙鶴門進來數百共和聯軍騎兵部隊,一律黑馬紅裝,旌旗招展,明顯是儀仗隊。
儀仗隊簇擁著三位戎裝加身的將領,左右兩位分別是李興鴻和孫勇上將軍,而中間那位威風凜凜的,便是共和軍大元帥陳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