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此俗源於楚人祭
祀屈原,“午日龍舟鬧江水,楚俗相傳吊屈子。”
在陳天華的印象中,每當這天,全國各地都在舉辦,各種各樣、熱鬧非凡的賽龍舟。
在荊楚大地上,這算是屈原的家鄉地,龍舟競渡代代相傳,每逢端午節,多選在漢江,也就是漢水入江口一帶競賽。
據說,每到五月初五這天,武昌與漢陽二府龍舟賽聲勢浩大,就會呈現“萬橈齊舉水飛空,兩岸喧呼助勢雄,搶罷對江船漸散,江河一片夕陽紅。”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鼓點,水手們喊著號子,奮力揮槳,一艘艘龍舟猶如離弦之箭,闢波斬浪,向前衝刺。
江岸上觀者如潮,加油聲、喝彩聲、鑼鼓聲響徹漢水兩岸,蔚為壯觀。
過節是需要時間的。
端午節,為官吏休沐日,這天商家閉門、休市一整天,市民們到江河邊、郊外踩踏百草風俗。
荊楚之人還有佩戴香襄的習俗,內裝雄黃、松香、硃砂、香料、外包以絲布,再以五彩絲線弦扣成索,製成桃心狀結成一串,色彩豔麗,玲瓏小巧,婦女小孩戴著香襄,一路走來藥香四溢,有避解邪毒之意。
今年,因為是有‘端午之夜’的緣故,武昌、漢陽、黃州三府集中在武昌府的東湖,舉行龍舟競賽,而東湖也是端午之夜的主會場。
東湖,位於武昌城東部,是名符其實的城中湖,它的水域面積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是華夏大地上最大的城中湖。
它曾經跟其它湖泊和長江相連,水患頻繁,十年前,湖廣總督張香帥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江堤大壩,並在堤壩上建有閘道。
從此,東湖便與長江分離,成為獨立的城中湖泊。
自古以來,武昌城內的東湖,就是遊覽勝地,它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三國時期劉備有東湖磨山設壇祭天。
東湖的磨山楚城,它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是今天端午節以及端午之夜的主會場中心。
提前多日已經搭建的戲臺子,蹴鞠、馬球、茶坊、棋社等場地,許多商販也來到這佔地賣貨,已相當熱鬧了。
這一日,端午節如期來臨。
五更時分,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的時候,武昌城樓上,數百年傳統的大鼓,開始向全城報曉了。
“咚咚咚…”
清澈激昂的鼓聲,從正門向四面八方,如漣漪般盪漾開來,隨後,東西南北各條大街上設定的鼓樓、依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