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覺怎麼也沒有想到,敵酋陳天華竟能從容穿越小山道,率部逃往營盤山。
讓小林覺大跌眼鏡的是,在這個營盤山上,敵軍居然設有伏兵,還有二挺加特林重機槍?!
當然,小林覺率主力埋伏在古道上,他壓根就不知道下面小道上發生的具體情況,自然沒有見到先前有輜重隊透過伏擊點,提前到達營盤山的事實。
他們只知道小山道伏擊慘敗結果:
一百五十幾名黑衣死士全軍覆滅,其中有一小隊是善用倭刀的日方浪人,黑龍會成員。
一向孤傲的小林覺不明白,這小徑上的伏擊戰是怎麼打的?慘敗方居然是佔據戰場主動,居高臨下的己方?
被伏擊一方居然以極少的代價,打了個反伏擊,還取得了全面勝利,真是匪夷所思。
這在陸軍大學講授的古今戰史中,絕無僅有的案例。
氣急敗壞的小林覺,除了命令炮兵轟擊之外,更是讓古道上伏擊的軍隊傾巢出動,奮力追擊敵人。
眼看著就要追上殲滅之,沒想到更奇葩異草又出現了,營盤山上居然有他們時先設的伏兵?!
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是敵酋陳天華神機妙算,還是敵方事先得到了確切情報?
幾件事情串聯在一起,讓小林覺和他的日籍指揮官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可怕的事實:
那就是敵酋陳天華,事先掌握了古道和山道上均有伏兵的情報,他制定了一個反制計劃。
那麼說,有人把情報洩露了出去?
是誰?
只能是武備學堂裡的人。
話說日籍指揮官小林覺見敵酋陳天華已有謀劃,他不敢再組織人馬衝鋒,只好把營盤山包圍起來,封鎖出口,商議後再作決定。
……
“快…快快,搶救傷員!”
逃過一劫的新軍疲憊之師,縱馬上了山頂,震得搭在戰壕上的木板嘎嘎作響。
陳天華雖滿身血跡,但掩不住他炯炯有神的雙眼。
接下來,營盤山上是一片狼藉,從馬上滾鞍下來的戰士們都癱軟在地上,直喘粗氣。
後勤輜重隊員們送過來飲用水和食物,然後就是消炎藥粉,紗布,藥綿和繃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