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鐵路為自強之第一要端,鐵路不成,他端更無論矣,而西洋富強,尤根於此。
他的觀點跟後世大基建時期,‘要致富,先修路’的觀點,那是不謀而合。
他不光建議還親自監修,除了窄軌專用線,他同盛宣懷一起,修建了很重要的鐵路大動脈,京漢鐵路。
自光緒二十四年興建,到光緒三十一年三月完成,這條京漢鐵路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福址。
這次,張之洞又奉旨督辦粵漢鐵路。
可清政府雖說下旨同意興建粵漢鐵路,全長一千餘公里,可建設資金呢,則有地方自籌。
陳天華粗略計算了一下,粵漢鐵路全部修通建成,大約需要最少十億萬兩白銀。
因為這段鐵路所要鑿穿的山體隧道太多,尤其是湖南境內,還要建長江大橋。
哇靠,這個投資可真是天文數字,嚇死人,國內就算江南,華南富裕,但要拿出這麼多的銀兩,難呀。
要知道,現在大清國每年需要歸還八國聯軍的戰爭賠償款是二億萬兩白銀。
國庫當然沒有,全都依靠各地分攤擠數,所以,想要建設粵漢鐵路,資金是個問題。
粵漢鐵路涉及湖南、湖北和廣東,張之洞的湖廣恰好有湖南,湖北兩省。
所以,這條鐵路的重頭戲在兩湖地區。
張之洞在電報中的內容,就是成立湖廣鐵路總局,讓陳天華出任這個湖廣鐵路總局局長,主管粵漢、川漢兩條鐵路的修築工程。
拿到這份電報,陳天華是哭笑不得。
讓陳天華出任這個湖廣鐵路總局局長,並不是照顧一個肥差,美差,目前,這是個燙手山芋。
陳天華條例得天獨厚,擁有修建鐵路的豐富經驗,一支管理和技術團隊,還有一個數萬人的築路工程總公司。
這只是表面文章,其深層次還是建設資金,張之洞老奸巨猾,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希望陳天華墊資築路。
這種思路,跟後世工程承包中墊資操作是一個道理。
張之洞知道,陳天華在正元株式會社身上敲了一竹槓,加至他之前抄沒諸多如龔氏家族,耀金礦業等,加起來合計,也有小二千萬兩白銀了吧,妥妥的江南首富。
讓陳天華墊資操作,從長遠看,對雙方都有利,但眼前卻困難重重。
張之洞可以沒有想到,東洋人正虎視眈眈盯上他的漢陽鐵廠呢。
陳天華個人不能做這個主,他返回杭州跟岳丈李存智商議。
經過在朝廷工部以及盛宣懷處瞭解到,粵漢鐵路的築路權和經營權,早在光緒二十六年,就被美國財團合興公司所控制。
當年,盛宣懷作為工部左侍郎,主政整個大清國的鐵路礦產建設,他主張建一條能南北貫通的鐵路大動脈,全長二千多公里,工程規格宏偉壯觀。
這條南北貫通的鐵路,當時命名為京粵鐵路,也就是後世著名的京廣鐵路。
根據當年規劃,京粵鐵路以湖北武昌為樞紐,分成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兩個階段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