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內部消化,他的漢陽槍炮廠等企業就需要大量碳鋼。
到了光緒三十一年,漢陽鐵廠走過來整整十五個年頭,他成了一個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包括鍊鋼廠、鍊鐵廠、鑄鐵廠大小工廠10個、鍊鋼高爐三座,一線工人達到四千餘人。
可讓張之洞傷腦筋的是,他就是不賺錢啊。
那些債務怎麼辦?
原本一個好端端的湖北織布局,在光緒十八年在武昌開車,紗錠3萬枚,布機1000張,工人2000餘人。
三年之後,在東廠基礎上,又開辦了西廠。
可以說織布局一直是盈利的,但是張之洞卻將織布局的盈利去彌補漢陽鐵廠、漢陽槍炮廠的虧損,使得織布局一直處在高利貸的壓迫下,無從發展。
對於漢陽鐵廠的窘迫狀態,陳天華是清楚的,他參加過幾次張之洞幕僚會議,一起討論過運作方式。
他還到上海跟盛宣懷,李經方等人一起商討過漢陽鐵廠的改革方案。
但工廠選址失誤,目前已木已成舟,鐵礦石等原材料運輸成本減不下來,但煉碳鋼所用的優質焦炭,他幫忙解決。
他的牛頭山礦區,發現有二個礦井,出來的煤屬於低硫的煉焦煙煤,他就在牛頭山礦區建了一個焦化廠,生產焦煤供應漢陽鐵廠。
現在牛頭山至長興鐵路即將全線貫通,焦炭走鐵路,轉水路可直達漢陽鐵廠的長江口碼頭,運輸成本大為降低,而供應價隨之降低。
除此之外,盛宣懷的漢冶萍公司至長江水域,也建成了一條長約四十餘里的專用鐵路,已經建成通車。
這條鐵路是由盛宣懷投資興建,築路工程也是由陳天華的築路總公司承包建設。
這樣一來,能把漢冶萍公司的鐵礦石,煤炭等物資,透過這條鐵路專用線轉入長江水運,這樣,既提高了運力,也降低了運輸成本,多方都贏利。
鐵礦石的運輸成本降了下來,銷售價同樣調價。
漢陽鐵廠的鐵礦石和焦炭進貨價的大幅降低,鐵廠的生產成本也隨之降低。
估計,從光緒三十一年開始,漢陽鐵廠能扭虧為盈,加之全國鐵路大幹快上,三個高爐的產能可滿負荷執行。
……
光緒三十一年,五月底。
轟轟轟,這不是戰爭的炮聲,而是煤廣自治區舉行盛大慶祝活動的禮炮聲。
自治區最近是喜事連連。
首先,煤山鎮至牛頭山鎮的鐵路已順利通車,這就意味著從長興至牛頭山全長四十八公里的鐵路線,全線貫通。
除了主線,牛頭山至各礦區,包括鐵礦,焦炭廠,建材總廠等數條支線都順利通車。
煤山鎮中樞車站將擴建三倍,這裡是車輛排程中心。
而煤山鎮下轄的煤礦支線,在早幾個月都順利通車。
除了鐵路,還有發電廠一期建成發電,區屬機關單位,公共場所,企業,礦井,軍營等都架上電線杆,點上了時髦的鎢絲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