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雜貨店夥計現在見到陳天華,完全是畢恭畢敬,一口一個陳公子。
但凡店裡到了時髦或時尚物品,他總是第一時間告訴陳天華。
因為這傢伙完全是時髦的代名詞。
這種毛絨線到貨,就是一個禮拜前那個夥計告訴他的。
毛絨線這是個好東西啊,時下清末人們過冬,不是皮襖皮袍,就是棉襖棉袍,尤其是棉襖,棉花沒怎麼壓實,小孩子們穿在身上臃腫像是個圓球。
成年人穿在身上,肥肥大大的同樣顯得臃腫不堪,做事十分不便。
陳天華像個大闊老,把雜貨店裡的幾斤毛絨線全給買了,那夥計笑得合不攏嘴。
這家推廣毛絨線的上海洋行,專門印刷有宣傳單頁配貨出單,上面是幾種簡單的編織毛衣褲的針法要訣。
陳天華在竹林子裡現削帶磨弄了二根竹針,按照圖解和文字在邊上講解,母親和亭娟在邊上試。
母親和亭娟平時裡做衣織布編麻繩等,手很巧,編織毛衣很快掌握,還自己琢磨要訣。
幾天功夫,除了給陳天華編了一件毛衣,亭娟給母親編織了一套,連衣帶褲。
這次,陳天華準備到了紹興城裡,多買幾斤毛絨線回家,家裡每人都穿上輕便的毛衣毛褲。
小船也已裝上烏蓬,兩頭掛有擋風的簾布,就像一條烏蓬船,船倉內鋪有草蓆,上面可以放置乾貨,也可以人坐在上面歇息。
鏡明學堂就在府河邊上,從西埠頭村走水路非常便捷,約四十里路程。
一條空船,一個小時就到了。
陳天華到時,學堂裡早操剛結束,還沒開始早課呢。
“哎喲華之老弟啊,你咋這麼早就來了呢,你不知道商店一般要到晌午,也就是上午十點鐘才開門的嗎?”
陳琪美見陳天華大清早就跑到學堂,驚愕道。
“五更起床我都習慣了,英士兄,不知你二叔可否到了紹興?”陳天華拱了拱手,有點不好意思說道。
商店商場十點以後開門,這個習俗百餘年之後世,照樣沿用著呢,他豈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