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六年。
舊曆八月初五。
浙東紹興府城,會稽八字橋街。
這天清早,夜裡剛下過秋雨,天空中還瀰漫著潮溼的霧氣。
這裡是紹興府城最熱鬧的地方之一,熙熙攘攘的人群,後腦勺甩著根辮子,從斑駁古老的八字橋上過往,操著嘰裡呱啦的方言,彙集在此地。
八字橋街從頭到尾,就是一條較為寬闊的青石板路,中間被鑑湖水道截斷,所以才有了一座大型石橋。
這座石橋是自南宋時期興建,據傳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
大橋兩旁的石階、或石墩上,坐著不少測八字算命的江湖先生,故八字橋得名也跟此有點關係。
街的兩旁長年累月形成了一個集市,門面裡是早茶早點和小吃,當街叫賣的有疏菜、家禽,竹編籮筐、簸箕等雜七雜八的都能看到。
“賣八字糕…新鮮的八字糕…”
“小餛飩、陽春麵嘞…”
“稀飯…小籠包子…肉包子,新鮮剛出籠的嘞。”
這邊喊聲剛過,那邊店小二也不示弱,肩上搭了塊白粗線巾,在店門口大聲吆喝:
“春茶…女兒紅老酒…”
“豆腐腦兒,新鮮的豆腐腦兒…”
江南人一般早起進城公幹辦差,或是當師爺先生這樣的男人,都喜歡出來喝茶吃早點,順便打聽點小道訊息。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在街的那頭響起。
“的噠噠…的噠噠…”
隨著馬蹄聲響,從薄霧中衝出一隊官兵,他們前後約有十餘騎,向紹興貢院方向疾馳。
馬背上的這些軍士,不斷用雙腿夾緊馬腹,催促戰馬疾馳。
領頭的是一個頂帶藍翎、著犀牛補服的軍漢,他面目猙獰,手裡拎著一根馬鞭。
“快給老子讓道,馬蹄踹到哪裡,老子可管不著了!”
並不寬敝的街面,頓時像是炸了鍋似的,紛紛作鳥獸散,躲開兩旁,留出一條可供馬隊的通道。
而在這馬隊身後不遠處,有無數個苑如煙柱狀的塵土在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