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書中所言,夢是凡人身體狀態的反饋!若是我能操縱睡夢者的肉身,豈不是能輕易構建我所需的夢境?豈不是能間接掌控多樣的夢境?”
回憶起這幾次入夢,一次是拯救傅先天,一次是鬧洞房,這都與小還嬰自身息息相關。而她也在夢中動用了天賦力量,雖然沒有取得成效,但實打實的,確實能夠呼叫夢境的一部分力量。
至於師姐許如清的那次入夢,她便只能當一個旁觀者了。
可想而知,她的天賦能力有限,還需進一步挖掘。
“這一條,得趕緊記下來!”
一想到此處,小還嬰的心中頓時美滋滋的,感覺到前路又清晰了幾分。
將夢的產生緣由細細銘記了數遍之後,她又翻看起了志怪異聞中記錄的,關於夢的小故事。
異聞第一則,爛柯棋緣。
相傳有一位名叫王質的樵夫,家住爛柯山附近,便經常進山砍柴。每次砍好柴後,便在爛柯山的石樑上歇息一番。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般,挑起柴擔經過石樑之時,意外發現此地出現了一個山洞,洞旁有兩位老者正在石桌兩側對弈。
於是,他便放下引擔子,將斧頭平放在地上當板凳,坐在一邊看了起來。
兩老者見他如此痴迷,就隨手遞給他一顆好似棗子的東西吃。
王質邊吃邊看,竟不覺飢渴。
待到一局終了,他意猶未盡,對其中的高招百思不得其解。正等開言請教,兩老者已倏忽不見,抬眼一望,已是日薄西山。
見天色已晚,他便急忙回身,想要抄起斧頭趕回家中。
這一回頭卻令他一驚!
他發現,斧頭已被層層剝蝕、鏽跡斑斑,就連斧柄也化作了朽木,一捏即碎。
之前辛辛苦苦砍的柴,也早已消失不見,他也只能空手下山。
沿著熟悉的山路走到盡頭,卻發現人事已非,又添數分惶恐。
萬家燈火和皎潔月光的映照下,村子早已變了模樣,成為了一座小城。
懷著忐忑的心情,經四處打聽,他才知曉,如今已過去幾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