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聽網易拯救世界> 電子音樂起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電子音樂起源

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

記錄聲音的能力常被連結到電子音樂的產生,但不是絕對必要。最早的聲音記錄裝置是1857年由法國人愛德華里昂·史考特·迪馬丁維爾(ÉdouardLéon Scott de Martinville註冊專利的記錄儀(phonautograph。它外表上可以記錄聲音,但是無法回放。

1876年,工程師耶裡夏·葛雷(Elisha Gray發表了電子機械振盪器的專利。這個“音樂電報“由他於電話科技的實驗以及早期尚存的電子聲音製作的專利演變出。這個振盪器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為早期的電話延伸出來。1878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由此振盪器進一步發展出留聲機,跟史考特的裝置類似,都使用了活塞。雖然活塞繼續被使用一段時間,1887年愛米爾·貝利納發展出了碟式的留聲機。李·德富雷斯特於1906年的發明3極真空管在之後的電子音樂有深刻的效果。它是第一個熱電子閥或者稱真空管,導致電路可以創造且放大音樂訊號、放送廣播、計算數值,並且進行其他各種功能。

在電子音樂以前,作曲家們對於使用科技創作新興音樂有著逐漸增加的期望。一些儀器使用電子機械設計來創造出並且鋪陳出之後電子樂器的興起。一個叫做電傳簧風琴的電子機械儀器於1898年至1912年由泰岱斯·卡希爾發展出。然而,因為它巨大體積所造成的不便阻礙了它被大量採用機會。最常被提及的一項早期電子樂器為特雷門,由李昂·特雷門教授於1919年至1920年發明,是以手控制無線電波來製造聲音。其他早期的電子儀器包括1915年由李·德富雷斯特發明的三極真空管鋼琴;1926年由尼可萊·歐布科夫發明的十字發聲器;以及1926年法國人莫里斯·馬特諾發明的馬特諾琴,後者被法國作曲家奧立佛·梅湘使用於知名的愛之交響曲,以及他之後的作品當中。馬特諾琴還被安德烈·若利韋等其他主要的法國作曲家們所採用。

1907年,也就是三極真空管發明後的一年,義大利鋼琴家及作曲家費盧西奧·布索尼出版了《音樂新美感的描述》(Sketch of a New Esthetic of Music,裡頭討論到電子及其他新聲源在未來音樂的應用。他寫到未來在音樂的調微音調尺度,可能被卡希爾的電傳裝置加以實現:“只有長期而仔細的系列實驗,以及持續的對耳朵加以訓練,才能在將來的世代以其藝術裡,令這種不熟悉的素材變成可達成且可塑造。“

布索尼在《音樂新美感的描述》中也陳述: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即我們常稱的西方音樂,已經幾乎有400年的古老歷史;仍處於一種發展狀態,可能是超越現今概念的最初發展,然而我們談論“古典“以及“神聖的傳統“,卻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我們有著公式化的規矩,指定的原則,嚴格發號施令;……我們用這些規則培育一無所知的孩子!

如此年青的孩子,已足以令人察覺其擁有耀眼的特質,這特質令其明顯超越所有的姐姐。制訂規則者將看不見這非凡的特質,免得他們的規則被丟入風中。這孩子漂浮在空中!並非以腳接觸地面,不知道萬有引力定律,近乎無形。其材質透明,是能發出聲響的空氣,幾乎就是大自然本身。它是自由的!

然而自由是人類從未完全體會的東西,從未完整實現。他們也未能識別或承認。

他們否認這孩子的任務;他們令其揹負壓力。這個有活力的傢伙必須體面的走路,就像其他人一樣。可能幾乎不被允許跳躍但他將愉快地跟隨彩虹的的軌跡,並且利用雲朵來切開太陽的光線。

經由此一著作,以及個人的直接接觸,布索尼深深地影響了許多音樂家及作曲家。可能是他最著名的弟子埃德加·瓦雷茲就說道:

我們在一起討論未來世界會有什麼樣的音樂方向,甚至,是否應該繼續受到調音系統的約束。他(布索尼哀嘆他自己的鍵盤樂器讓我們的耳朵調適成只能接受自然界無限多聲音階層中的極小部分。他對我們剛知道的電子樂器非常有興趣,記得特別清楚的是當他讀到電傳簧風琴那一刻。經由他的各種著作,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未來音樂的預測已經一次又一次成真。事實上,幾乎沒有一項發展他沒預測到,例如這個極不尋常的預言:“我幾乎認為在這新的偉大音樂裡,機器也將會變得必要,並且會在裡頭分配到一定的角色。也許,工業也是,將會在藝術境界的提升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在義大利,未來派藝術家以另一角度來達成音樂美學的改變。未來派藝術家哲學中的一個主要信念是珍視“噪音“,並且將之前沒有被考慮,甚至離音樂性有點遙遠的聲音藝術和表現價值置放進來。巴利拉·普拉特拉在其著作《未來音樂的技術宣言》(1911年中陳述到他們的信條是:“展示民眾、大工廠、鐵路、大西洋客輪、戰艦、汽車及飛機的藝術靈魂。將機器以及電子的勝利王國領域加入音樂史詩的偉大中央主題。“

1913年3月11日,未來派藝術家路易吉·盧梭羅將他的宣言《噪音的藝術》出版。1914年4月21日,他在米蘭舉辦第一次的“噪音的藝術“音樂會。其中使用到他的吟誦躁音(Intonarumori,據盧梭羅自己表示為儀器,其聲音(怒吼、呼嘯、攪亂、汩汩水聲等……由人手啟動,並且經由喇叭跟話筒來投射。“6月,他在巴黎舉辦了幾場類似的音樂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