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
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如今的自己孤立無援,好像之前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兢兢業業,到頭來都是無用功。
不過,就算是四面楚歌,李璘依舊撐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來,劍南日日都在烽火狼煙中度過,城破的那天,下了一場大雨。
李璘穿著戰甲,在城門外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如果他沒有那麼不近人情,或許他真的能做一個明君。
他的努力撐得起他的野心,但他的德行在後背捅了一刀。
李璬從牢獄中救出了被困多日的故友,他拒絕了楊玉環“封劍南節度使”的封賞,從此隱居山林。
李泌本想也趁勢離開,卻被楊玉環再三勸阻留了下來。但他不要一官半職,依舊和以往一樣,穿著道袍,在皇宮裡為她建言獻策。
回到長安城後,楊玉環改葬了玄宗、李亨,讓他們莊重葬在了長安城郊。
雖然在這一次的鬥爭中,他們落入下風,丟了性命,但畢竟他們是真實歷史上的故人,李亨再無能,也為大唐短暫地續了一段命。
他不能算是明君,也能算是大唐的半個功臣。
當然,她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她需要穩住和政郡主。
和政郡主的能力在歷史上有目共睹,楊玉環並不想因為一個已經去世的人,而弄丟才華橫溢的一個女孩。
“別看奏摺了,吃點東西吧。”她的思路被江採萍打斷,她端著自己愛吃的生酪從門口走了進來。
這樣的生活,也挺幸福的,她想。
“過兩天就是元宵節了,民間有不少活動呢,要去看看嗎?”江採萍將生酪放在她面前,又扯了一個椅子閑散地坐在她身邊。
楊玉環點了點頭。
元宵節的燈會上,火樹銀花,歌舞昇平。
這就是詩人筆下的長安嗎?
楊玉環抬頭,望向了夜空中的一輪明月。
長安,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