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自己就是饑一頓飽一頓,時常吃不飽飯。
但是那天的他,鬼使神差的就把那個小女孩抱了回來。
離開吐蕃的時候,他帶著一個空籃子。
回去的時候,他挎了兩個滿滿當當的竹籃。
兩個籃子裡,都放著他的希望。
他給那個小女孩取名,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般照看。
老人帶著小女孩回到吐蕃家中,生活雖依舊清苦,卻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女孩一天天長大,他最喜歡看她笑了,她的笑容……像是高原上盛開的格桑花。
他不知道這女孩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就把撿到她的那一天當作了她的生辰。
在她十歲生辰時,他坐在昏暗的燭火下,往女兒的手上帶上了一串天珠。
“今天是你的生辰,阿爸沒什麼貴重的東西送你,這串天珠你戴上。”
女兒瞪大了眼睛,小手輕輕撫摸著天珠,“阿爸,好漂亮,我好喜歡!”
她抬起頭,一頭紮進他的懷裡。
阿爸調變香料時,她就靜靜地在一旁觀察,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如今他賣的很多香料,都是她調出來的。她總是能想出一些新鮮的配方,調出從未有過的味道。
“後來有一天,她出去採香料。晚上我等到好久,都沒等到她回來。”老人說著,聲音也帶上了哭腔。
那一夜,狂風在原野上呼嘯,燭火在風中搖曳,老人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他坐立難安,無數可怕的念頭在腦海中閃過。實在等不下去,他拿起火把,沖進了夜色中。
如果說他曾幸運地在河流中遇見了她,那這一次,天珠沒有帶給他們好運。
他們永遠地走散了。
楊玉環想起來天珠什麼時候見過了。
在白瑪曲珍身上。
當時,她對自己說“這是父親留給我的,父親認為天珠能代替他庇護我。”
或許這就是白瑪曲珍的養父。
她對自己說的話,真假參半。
她確實是漢人,天珠確實是從父親那裡拿來的,但是……她並非是被父親賣了出去做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