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杯!”眾人舉杯道。
明軍營地的大帳中。
第一路斥候騎兵回來了,一個斥候百夫長進入藍玉的營帳中,彙報道:“稟報大將軍,我們往西北方向搜尋了七十里,未發現元兵蹤跡。”
“辛苦了。”藍玉揮了揮手道:“下去休息吧!”
不過多時,第二路斥候騎兵也回來了。
“稟報大將軍,我們往東北方向搜尋了七十里,未見元兵蹤跡。”
“辛苦了。”藍玉揮了揮手道:“下去休息吧!”藍玉則依舊在大帳中等待著最後一路斥候的歸來。
夕陽漸漸落下,黑夜給人帶來些許的不安與失落。守在大帳門口的嵐風非常清楚,如果找不到元兵,此次北伐就等於不戰而敗,十五萬大軍將顏面掃地,藍玉這個‘徵虜大將軍’的顏面何存?
傍晚,第三路斥候騎兵終於回來了。
一個斥候百夫長進入藍玉的營帳中,彙報道:“稟報大將軍,我們在北方荒漠地帶的‘捕魚兒海’附近,發現元兵的棲息之地。”
藍玉拿出地圖來,在地圖上找到捕魚兒海的方位:“好,明日,全軍開拔,出兵捕魚兒海。”
在營帳的眾將士齊聲道:“是。”
次日,將士們‘人不卸甲、馬不離鞍’的進入了沙漠地帶。因為荒漠是‘軍乏水草之地,不可深入’,這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北伐大軍的後勤將無法保障,將士們只能自帶乾糧、輜重和水。
因為北伐大軍之前在荒漠中,沒有過長線作戰的經歷,儘管他們準備的很充分,但在現實中還是出現了物資匱乏的跡象,到後來漸漸的缺糧斷水,飢餓、口渴、疲勞不斷壓倒一些人,但餘下的人互相攙扶著繼續向前行軍。
不過此時,全軍計程車氣依舊很高漲,這點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麼?因為他們是一支極其頑強的軍隊,更是一支王牌之師。
四月九日。
北伐大軍來到遊魂南道,他們在此四處尋找水源,但卻始終找不到一絲水的痕跡,全軍登時飢渴難奈。嵐風的嘴唇都乾裂起皮了,他從腰間拿出水袋來往嘴裡倒,卻一滴水也倒不出來。
藍玉叫來歸降大明的蒙古軍官‘觀童’過來,命令道:“觀童將軍,如今我們北伐大軍正面臨著嚴峻的缺水問題,這將事關此次北伐的成敗,所以本將軍命你儘快在此找到水源。”
觀童躬身領命道:“是,末將定不辱命!”
領命之後,觀童帶著一支三十二人的隊伍,分成四路在一片荒蕪中尋找水源;雖然觀童從小就生活在大漠之上,尋找水源相比於藍玉他們這些南方人來說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這茫茫的大漠中,僅憑那一點經驗就想找到水源,還是有不小的難度!
出發前,觀童向一起隨行的將士傳授了幾條尋找水源的訣竅:其一,尋找有樹木的地方,附近也許就會有水源;其二,留心飛禽走獸的蹤跡,因為這些動物一般都棲息在水源的附近;其三,尋找有人跡的地方,因為大漠的牧民都會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或者打有水井;其四,尋找河床等有水的痕跡、、、、、、等等,七八條在沙漠中找水的經驗。
他們這四路人馬騎著馬,帶著全軍的希望離開了營寨,分別向不同的方向尋找水源去了;觀童帶領的那些人馬一路向西尋去,策馬狂奔,奔出了十幾裡地卻還是茫茫荒漠,枯草、風沙、戈壁,雖然偶爾還有幾顆綠色的植被,但依舊還是看不到一絲有水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