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卿還是跟以前一樣直言不諱。”朱元璋微笑著道:“聽說你近來身體有恙,一定要善加調理才是!”
“多謝皇上關心,老臣已是杖鄉之年。”劉伯溫突然咳嗽幾聲:“近來又疾病纏身,已是無用之人了。”
“此言差矣!愛卿乃我朝開國元勳,國之重器。”朱元璋轉向‘右丞相’胡惟庸道:“胡相,等一下你去太醫院找太醫,給劉愛卿送些上好的藥材過去,以確保劉愛卿的身體無虞。”
胡惟庸似笑非笑的應道:“是,皇上。”
劉伯溫大驚失色,朱元璋怎麼讓胡惟庸給自己送藥,他明明知道自己跟胡惟庸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這不是要置自己於死地嗎?劉伯溫唯唯諾諾的推辭道:“多謝皇上隆恩!臣有調理的方子,回家慢慢調養即可,就不勞皇上費心了。”
“這是朕和胡相的一片心意,愛卿不必推辭。”朱元璋不容忤逆的語氣說道:“還是領旨謝恩吧!”
劉伯溫一聽此話,猶如晴天霹靂;原來皇上和胡惟庸早就算計好了,今日要置我於死地,難道真的如伐天所說的那樣,是忌憚我之心已久,看來我還是太天真了,低估了帝王生性多疑的無情與恐怖,看來我是在劫難逃了。
劉伯溫心中五味雜陳,萬念俱灰的領旨謝恩道:“多謝皇上厚愛,老臣領旨謝恩!”
“嗯!”朱元璋繼續說道:“朕念你往日勞苦功高,再賜你兩個兒子到胡愛卿手下為官如何?”
再出殺招,在胡惟庸手下為官恐怕是凶多吉少;劉伯溫沒想到朱元璋如此趕盡殺絕,把自己置於死地還不夠,還要搭上自己的兩個兒子。劉伯溫愣在那兒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思索著這個死局該如何破解?
朱元璋見劉伯溫許久都沒有出聲,問道:“劉愛卿以為如何?”
劉伯溫回答道:“回皇上,犬子才疏學淺,恐難當大任,有負皇上厚愛!”
“虎父無犬子,劉愛卿過謙了。”朱元璋又以專斷的口吻道:“那此事就這麼定了。”
“皇上。”劉伯溫看著朱元璋毅然決然的神情,覺得既然不能保全所有人,那就保一個是一個吧!哀求道:“次子劉璟尚且年幼,實在難以擔此重任,還望皇上高抬貴手!”
朱元璋冷冷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的兩個兒子也正好可以歷練一番,就不要推辭了。”
劉伯溫看了看朱元璋殺伐果決的眼色,還有胡惟庸笑裡藏刀、落井下石的嘴臉,他突然想起伐天說過的一句話:‘雖然死局無解,但不是敗局,還可以成平局。”
平局,真的還能成平局嗎?劉伯溫想起了那張字條上的四句詩詞:‘老將開新朝,功高蓋幼主,一代天驕逝,江山多變化。’
劉伯溫又看了看朱元璋和胡惟庸的神情,依舊是毅然決然,依舊是笑裡藏刀;你們不仁就休怪我不義,大家都別想好過,那就成平局吧!劉伯溫終於下定決心報復了。
劉伯溫無奈的應道:“好吧!老臣替犬子謝皇上隆恩!”
朱元璋沒想到劉伯這麼快就應下了,頓了頓道:“嗯,沒什麼其他事,就都退下吧!”
“是,皇上。”胡惟庸應道。
劉伯溫則躬身拜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要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