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你在廣場上轉了一圈走到了淨慧寺的山門前,在山門的上方鐫刻著
“淨慧寺”三個大字,進入山門首先看到的是佇立在寺院中央的一面國旗,國旗紅彤彤的彷彿在血液裡浸潤過一樣紅的格外耀眼,接著你看到了天王殿,彌勒佛端坐在中央四大天王站立在左右正守護著三界的這方淨土,你觀望許久之後來到了財神殿,財神的四周堆滿了金銀珠寶好像所有的財富都由他說了算,之後你又來到了大雄寶殿前,釋迦牟尼參透了世間的執行規則在平靜裡解答著所有的迷惑,大雄寶殿的前面是菩薩殿,菩薩慈眉善目蘭質蕙心為每一個受傷的心靈送去了慰藉,菩薩殿的旁邊是鐵佛殿,幾尊鐵佛端坐在廟堂之上似乎要說著什麼又似乎看透了什麼,接下來你穿過焚香爐來到了靈山老母亭,靈山老母面帶慈祥牽起了姻緣送去了安康也明晰了複雜的因果輪迴,在因果輪迴的關係中她將至善播撒到了每個人的心中而將邪惡拋進了黑暗中,之後你來到了三聖殿,嫋嫋的煙霧伴隨著唸佛的呢喃在朦朧的光影裡匯成了幸福的鐘擺,你在三聖殿的佛像前跪拜了三次後來到了唸佛堂,唸佛堂裡空空蕩蕩只有幾個小師傅在擦洗著牆上的物件,接著你走到了臥佛殿的前面,釋迦牟尼靜臥在大地之上好像在深思著自然的交替又像在梳理著人文的輪轉,你撫摸了一下釋迦牟尼的身體離開了臥佛殿,之後你加快步伐走到了藏經閣,藏經閣裡的經卷一摞堆積著一摞猶如堅固的屏障什麼都摧毀不了,接著他前往了最後一個廟宇——老母宮,老母宮是靈山的正殿也是靈山最氣派的大殿,大殿內香火旺盛時常有心誠的香客前來跪拜,你在老母宮的焚香爐裡點燃了高香燒了表紙,然後走入老母宮的大殿拜了三次許下了心願,你希望來年自己無病無災希望來年家人平平安安。
你走出淨慧寺來到了廣場上的木椅前,坐在木椅上你回想起了剛來靈山遊玩時的情景。
你氣喘吁吁地走到了靈山的牌樓下,扶著樹幹你看到牌樓的上方書寫著
“靈山”兩個大字,在牌樓的旁邊是一處停車場,停車場上停放著幾輛私家車和觀光車,沒走幾步你來到了禪悅谷,兩三位老者閉著眼睛吐著氣息在庭院裡打坐,之後你步履蹣跚地走到了下一個景點,這處景點有一棵搖錢樹,搖錢樹被金色包裹著彷彿從裡到外都散發著濃濃的金錢味,繼續朝前走你看到了許願池,池水裡扔滿了硬幣如同銀閃閃的玉石光潔中帶著一絲素雅,在對面的土臺上修建著一座聚財閣,許許多多的遊客進進出出祈求著財源滾滾祈求著人丁興旺,之後你沿著道路繼續向上走去,在道路的一側矗立著秦穆公的雕像,秦穆公眼神堅定手伸向前方似乎正丈量著自己開拓的千里江山,在秦穆公雕像的對面是演武場,演武場內正上演著騎馬射箭和投石攻城的演藝節目,穿過綁著紅綢帶的道路,又走完了綁著小彩旗的道路,你來到了新的景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老母梳妝檯,女遊客前呼後擁拿出自己的梳子梳洗著自己的秀髮,接著你看到的是牛犢泉,一位老翁騎著黃牛悠然自得地來飲用泉中的清水,之後你轉過身看到了大鵬展翅雕塑,大鵬展開巨大的翅膀將勝利的希望傳遍了神州大地將理想的風帆託舉到了九霄之上,不知不覺你一鼓作氣爬到了靈山的山頂,站在山頂望向遠方你感覺路是窄的,樹是矮的,人是模糊的,城市是孤獨的……你在山頂上沉思了許久看到了釋迦牟尼坐像,釋迦牟尼坐像全身金燦燦的內部是青銅材質,大佛高9.95米,坐西朝東,手結與願印,造型優美,是靈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山中名景梅子嶺、捨身崖、看柏樹、牛犢泉與寺內鐵佛、大鍋、臥佛像、老母亭共稱靈山八景,靈山原名靈鷲山,後來改名為靈山,它被稱為西北第一佛山,很久以前,靈鷲山是封神演義中的仙家燃燈佛修行的地方,燃燈佛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馬善,是修行得道的琉璃燈,另一個叫羽翼仙,為俗稱大鵬的鸞修行得道的。
姜子牙封神過後,燃燈去了西方修行,留下羽翼仙和馬善鎮守靈鷲山。
秦穆公時,截教的通天教主不甘心當年的失敗,就率領弟子佔領了靈鷲山,要阻止下凡的九天聖母去寶玉山脫凡成仙,為了保護九天聖母,在釣魚臺修行成為仙家的姜子牙請來了老子、元始天尊、燃燈、哪吒、李靖、楊戩等神仙,與通天教主為首的邪惡勢力展開生死搏鬥,最後取得了勝利。
戰鬥中,羽翼顯現出旗形,勇猛戰鬥,為眾仙家所稱讚,趕跑了通天教主後,眾仙家護衛者北大聖形來到了靈鷲山,大家歡聚一堂,經九天聖母提議,就把靈鷲山改名為靈山。
燃燈因為要帶著羽翼仙和馬善去西方,大家就把靈山讓給了九天聖母作為行宮,在寶玉山修行多年的九天聖母,終於脫去凡體重新成為仙家。
片刻之後你突然想起了扶風的法門寺,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桓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的歷史,有
“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因安置釋迦牟尼佛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寺院內主要建築有真身寶塔,法門寺地宮,法門寺佛學院,法門寺博物館,法門寺合十舍利塔以及佛光大道,其中出土的文物有舍利,八重寶函,金銀器,香具,琉璃具,瓷器,絲織品,佛經,佛像。
與法門寺相比,靈山的名氣似乎小了很多,靈山雖然不是皇家寺院但它依舊香火旺盛,靈山雖然地處偏僻但它依舊人潮洶湧,它沒有法門寺的高貴典雅卻有它的傳奇故事,它不是一個冷清的荒蕪之地而是一座寫滿滄桑的豐碑,在歷史的長廊中它浸透了苦澀與甘甜,簡單與複雜還有理智與情感,它已經在光明的天地裡成長為了一塊祥和的福祉,這塊福祉帶著平凡的夢想演繹出了血肉的起起落落演繹出了靈魂的溝溝坎坎……(完)完稿於: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