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還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時期。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君主帝王芸芸。
除了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滅法事件外,沒有哪個君王不尊佛崇道。
並且,有不少的帝王在推動促進佛道的興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皇帝梁武帝蕭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48年,壽86歲,是秦始皇以來華夏國曆史上第二長壽皇帝。
蕭衍是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
資治通鑑說梁武帝“博學能文,陰陽、卡籃、騎射、聲律、草隸、圍棋元不精妙。”
而其天生就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7、8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蕭衍在佛教盛行的歷史上,作用極大。
他不但自己勤修不輟,還熱衷於弘揚佛法。
漢地僧人戒葷腥吃素的戒律,就是在他專門寫了斷酒肉文後,極力提倡並大力推行的。
僧人頭上留戒疤,也是淵源於梁武帝。
他為了超度其下了地獄的妻子,而寫下的梁皇寶懺一直在佛教徒中盛行不衰。
佛教徒超度孤魂野鬼的盂蘭盆節也是源自他的帶頭作用。
盂蘭盆大齋就是普食的意思。
據說地獄裡的罪人,因梁武帝設齋造經二事,得消一切罪業,地獄一度曾為此一空。
據說在他的統治區域內,佛法最鼎盛的時候幾乎有近五成的百姓出家!
他在位期間用過的年號也很特別: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天清。
南朝梁武帝蕭衍留下了許多傳奇,採擷史料,這裡有一些關於他和自己的子民們的故事。
東晉後年,興國寺裡,大通禪師關房前天井裡牆角邊上,有一條有靈性的白頸蚯蚓。
禪師日日只誦讀法華經,誦經三載,這蚯蚓也聽經三載。
終於有一天禪師閉關期滿出來,偶見關房前草深數尺,喚小沙彌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