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故事的前因是這樣的,公元201年,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而且信義著於四海,前往投奔,劉備見徐庶後,非常器重他。
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乃是臥龍,將軍願意見他嗎?”
劉備說:“你可以和他一起來。”
徐庶說:“這個人可以見,但不能委屈他前來,將軍應該放下自己的身份親自去見他。”
於是,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
第二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表病死,次子劉琮接領荊州,派遣使者請求投降曹操。
時徐庶與劉備屯於樊城,聽聞此事後,劉備率眾南行,徐庶帶家眷與諸葛亮一起隨劉備逃亡,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大軍追上,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軍所擄,徐庶為了保全母親,辭別劉備,前往曹營。
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
庶辭先主。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之後,徐庶也沒有過多記載。
在魏略中出現時是在諸葛亮北伐之時: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
太和二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於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
又幾年,徐庶病逝。
徐庶是很有才能的,諸葛亮都很可惜他沒有受到重用,但是還比不上諸葛亮。
諸葛亮在後來,幾乎撐起了蜀漢一個國家,而徐庶幾乎沒有表現的機會。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