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是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有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聽了大臣們的議論,想去勸說吳王。
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怎麼辦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著一隻彈弓,在王宮花園裡轉來轉去。
露水沾溼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就這樣,一連轉了三個早晨。
少年終於被吳王發現了。
吳王問道:“你早晨跑到花園裡來幹什麼?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溼啦!”
少年回答說:“稟報大王,我在打鳥。”
吳王問:“你打著鳥了嗎?”
少年說:“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吳王來了興趣,問:“什麼事啊?”
少年說:“花園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高高在上,悠閒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隻黃雀在它的身後。”
吳王誇獎說:“你看得真仔細!那黃雀要捉螳螂嗎?”
少年接著說:“是的,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它們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呢!”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他說:“對,對,你講得太有道理了!”
於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程咬金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諸葛亮對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情趣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