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
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藝品,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
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
當年,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現在很多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這個孔明啊,這是聰明啊?”
“將來有一天,我要是再遇到了什麼危險了。”
“我也放一隻孔明燈,到時候,你可要記得救我啊!”
“殿下說笑了,堂堂大唐公主,能遇到什麼危險呢?”
“你這兒的這些燈籠能放嗎?”
“能啊!”
“你就放這隻綠的,給我看看吧!”
“好。”
不過,範大福心理想:這東陽公主連放個燈籠都要綠的,以後要是接了婚,還不得給自己戴上多少頂綠帽呢?
這些大唐的公主們,就是喜歡給自己的老公戴上綠帽子。
範大福想還是想,但是,嘴上是不敢說的。
“公主,請。”
“呀,太漂亮了,飛得真高啊!”
“大幅,人要是也會飛該多好啊!”
“如果想誰了,就像這燈籠一樣飛起來,飛到他身邊去。”
“哪怕有千山萬水擋在他的前面,也阻擋不了,你說對嗎?”
“你看?飛的真高啊!”
“殿下,今天你要學那首曲了。”
“還是學那首平價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