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點,吃完早餐的錢濬小組乘車前往太行山區,那裡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文熙他們。
“同學們,4月正式春耕春播農民忙播種的季節。我們今天就要深入晉省農耕基地參與春耕活動,而此次打分的老師將全程保持神秘,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可以見到你們,和你們說話的人都有可能是打分的老師。”錢濬說完就閉著眼睛補眠,昨天晚上他和舒婷兩人輪流值班,光是夜裡起來給這幫孩子蓋被子就跑了五六次,如今兩個人都盯著兩雙大大的熊貓眼。
巴士出城上了高速,然後一圈一圈的盤山路。巴士司機很有先見之明的準備了很多塑膠袋,車子剛繞道山腰上就有同學忍不住吐了出來。
暈車這種事情也有從眾性,當車上大部分人都暈車嘔吐的時候,倖存者們往往也能感覺得胃裡翻滾的食物。很不幸的是,包括文熙在內的六位同學都沒有經歷過盤山公路,吐起來真和嘔吐比賽似得,你方唱罷我登場!文熙不停地往下嚥著口水,他沒有準備暈車貼,其他同學想必也沒有帶,一切都只能靠意志力忍耐。
嘔吐的人多了,車上的氣味就比較渾濁。文熙的書包裡還有上次變裝出行用過的口罩,戴上之後窗外時不時飛起的灰塵也就沒那麼恐怖,於是開窗透氣的效果好得驚人!
文熙吹著小風枕著書包進入夢鄉,其他同學也忍不住開啟窗戶呼吸新鮮空氣。沒有口罩的同學或是蒙著紗巾,或是用衣袖捂著口鼻,巴士開始翻越第三座山包的時候,車上終於沒有人暈車了。
開窗的好處很明顯,壞處也很突出,10點半到達農耕基地的時候,車上的青春靚麗的孩子們已經和剛從地裡回來的農民伯伯沒啥兩樣。
“快過來洗洗,要不要換身衣服再下地?”農耕基地的負責熱情地帶著文熙六人來到基地的辦公室,用一個大臉盆接了整整一盆水,同學們紛紛從書包裡找出毛巾洗臉刷牙。
參賽的同學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家長寵著愛著,更別人共用一盆水的習慣還真沒有!
第一個上前洗臉的同學洗完就端起水盆走出辦公室,將一盆水潑在辦公室門口。
“等會兒!”小組裡長相最老道的同學急忙追出來阻止,可水都潑了出去,覆水難收,想幹什麼事兒都晚了。
文熙眼見著基地負責人嚴肅地盯著剛才洗臉的同學,內心忍不住為他默哀三分鐘。春耕時節本就缺水嚴重,這麼一大盆水怎麼可能就給他一個人洗臉?就算其他同學不願意共用洗臉水,留著洗手或者澆花澆地也不錯啊,怎麼能潑掉呢?
其他幾位沒洗臉的同學彷彿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負責人再打了一盆水端過來後,五個人同時把毛巾放入臉盆浸溼,擦完臉然後一起洗手,最後文熙端著臉盆把水倒在基地外的一個水槽裡。就在不久前,文熙看到工作人員把洗過水果的髒水倒了進去,文熙依樣畫葫蘆應該是錯不了的。
報道之後就是簡單的休整,錢濬給小組成員領來了農耕基地的工作服服,只有5件。
“他不會淘汰了吧!”女孩眨巴著眼睛看著文熙,其他四雙眼睛也眼巴巴地盯著文熙。畢竟文熙是演藝圈裡的人,參加了不少綜藝,懂的套路要比他們多一些,於是文熙就成了五人幫的主心骨。
“應該是的,錢老師拿來的工作服只有五件。而且從剛才開始我就沒見到他的人,舒老師也不在,他應該是淘汰了。”文熙沉重地點點頭,黃土高原今年雖然綠化做得不錯,但春天仍舊是乾旱少雨,不珍惜水資源可不就被扣了3分麼?
“我們以後得小心點。”面相三十的那位同學憂心地看著同學們,文熙卻對著他別有深意的笑了笑。本來第一個洗臉的同學端著水往外走的時候,面相三十同學要是馬上阻止,淘汰事件也許就不必發生。不過這裡人人都是競爭對手,處處是考題,自己作妖找死也就怪不得他人不拉把手。
短暫地休整過後是午餐時間,文熙非常積極地去廚房幫忙準備午飯,並再一次成為掌勺大廚。老師同學鄉親們都對文熙的廚藝讚賞有加,這還是在文熙有所保留的情況下,不然基地的食材水準不錯,文熙做出幾道七分的食物也不是難事。
吃完飯錢濬就把文熙五人交給農耕基地的負責人,十分鐘後五個人分別跟著不同的農民伯伯們下地幹活去了。
春耕除了耕地播種之外,還包括給小麥田除草翻地等活,文熙就是頭上扎著白毛巾、肩上扛著大鋤頭、褲腳挽得高高的樣子跟在一位臉上溝壑萬千的老伯身後走著。
與高老莊等農耕基地不同,農耕基地很少有大棚,除了小組唯一的女生被派去大棚裡耕作之外,其他的同學都去了曠野的農田裡。
“小娃娃之前有麼有下過地?”老伯努力說著普通話,之所以說努力是因為文熙覺得老伯是在裝作不會說普通話的樣子。按照老伯自我介紹時說的年齡五十八計算,這位老伯可是個槓槓的90後,比穿越前的文熙還要小几歲,不會說普通話那是騙人的!至少文熙聽著某幾個字的發音就非常準確,所以老伯肯定是裝的!
“伯伯,我下過地,但沒有松過土。”文熙好歹是在配音盆裡待了三年的演員,全國各地的方言多多少少懂一些,說出來的話卻是比老伯還要地道。
“啊哈哈,咱們給小麥鬆土,一來呢是除去雜草,二來是讓土壤疏鬆,以便春雨降下來之後能充分滲入土壤裡。”老伯索性說起方言,這下文熙抓瞎了。老伯說得又快又繞,他還在想著前一句話是什麼意思,老伯就講完了!
既然聽不懂,那就踏踏實實幹活吧!文熙彎著腰小心翼翼地將麥苗周圍的土壤鋤松,還得擔心鋤頭傷到小麥,出的汗倒是比農民伯伯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