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胡瑜的同意,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試試吧,總得試一試唄,一年兩年沒起色,三年五年總有起色吧,就算我們這輩人不重視讀書,起碼下輩子人會重視吧。”
韓宗澤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娘子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眼光放的很長遠,就算現在不行,以後也會行的。”
韓家要建立學堂的事情在村中不脛而走,聽說全村六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來開蒙,先生就有秀才的韓識文,以及舉人的韓宗澤,至於束脩比城裡便宜了三倍,只是書本和筆墨要自行準備。
不管怎麼樣,這樣的喜訊對於村裡人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人們意識到了,讀書可以改變家境,不然全村唯一有秀才的兩家人怎麼越過越富裕了。
再加上這兩年,村裡人在沈韓兩家的帶領下賺了不少錢,這事情自然是第一個贊成,原本沈家要建的學堂,全村都出錢出力,選了一片好地方建了一寬敞的大屋。
沈家藥材的事情也出現了轉機,很快修文華回來了,帶著剛過門的媳婦回來了。
沈小棠不禁對他的辦事效率點了個贊,小老頭真是有點本事啊,還以為這一趟親家母的考驗會難倒他,誰知道他過五關斬六將愣是攜美嬌娘回家了。
藥材這一塊,兩個人安排的明明白白,師孃是醫藥世家自然有門路,師傅是軍醫,救過的戰士性命不計其數,因此什麼位置的達官顯貴都有。
稍微幫著活動活動,她這一小攤子的生意便不愁有銷路,而且她也榮升為涼州大軍的藥材供應商。
貨物需求量大,也不能每次都靠沈小棠來回人肉押送,她每天忙著活多著呢。自然要組建押送的商隊,沈家村成立了自己的送貨商隊。
只是村裡的路窄,每次進出很不方便,起初大家忍忍還行,時間久了,就有各種意外發生,倆輛馬車迎面駛來過不去,發生的側翻。
諸如此類等等,沈小棠下定決心要重修村裡的路。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是個大工程,從黃草窪往湟源縣的路,沿路經過十幾個村,沈家跟里正商量著,讓每個村都出點錢,大家眾籌將這段路修的寬敞一些。
有些村子願意出錢,有些村子不願意出錢。
願意出錢的村子,是想借此能和黃草窪的人打好關係謀求個差事,畢竟沈家開的工資比城裡一些富戶人家開的都要高出不少,只是人家都先緊著自家村,或者和自家村裡相熟的人家。
那些不願意出錢的,一來是兜裡錢少,二來覺得不划算,這條路以前也能走,他們不礙事修什麼修。
“里正,要不我們家出錢修了算了。”沈小棠實在是嫌麻煩。
“不成啊,閨女,要是啥事都你家出錢,你家哪來那麼多錢啊,除非他們不走這路。”
家裡也捨不得這麼一筆鉅款,修路可是費錢的差事,就連朝廷一年都修不了幾條官道,除非是很緊急的路。
沈小棠跟他們說不明白,見他們執意就讓他們執意去吧,她去和韓宗澤商量。
“我畫好規劃圖了。”
韓宗澤準備的很充分,他將黃草窪的位置在地圖上畫了出來,無論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來看,他們這裡真的不算很偏,但是比起縣城幾萬人口聚集的地方確實小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