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圈打量著院子,口中喃喃道:“真好,自家的?真好啊。”
*
沈小棠盤坐在榻上清點堆積成小山的銅錢,拿了個本子出來,想記點什麼又無從下筆。
只好折了一把草葉子,用最原始的辦法計算開支和收益,算了半天越算越糊塗,索性癱在床上,自暴自棄。
韓宗澤擱下書,見她折騰了一上午也是有趣,捏著她的鼻子問。
“娘子考慮好了嗎?要不要僱我做你的賬房先生。”
沈小棠煩得厲害,開啟他的手:“不考慮,練字去。”
要是成年的韓宗澤她興許考慮一下,這個小不點自己能將數查明白就不錯了,還算賬?
韓宗澤提筆在她的小本上記錄著,支出記在左邊,收益記在右邊,用右邊的減去左邊的,便是利潤。
她不識字,他便畫上圖案做標記,獼猴桃是橢圓里加六個點,山楂是小一點的圓圈,蘋果是大一點的,柿子便是矮趴趴的葫蘆形狀。
每樣賣了多少斤,得了多少錢,還餘多少斤都讓他寫得明明白白。
“這獼猴桃幹我們當初曬的少,存貨只剩十斤了,回去還得曬。這桃脯果脯價錢高賣的少,還剩三百多斤。這山楂便宜賣得也快,尤其是白糖山楂絲都快賣光了。”
沈小棠點點頭:“許是人們覺得,這沾了白糖的比較划算,看來當初做了一百斤,還是少了些,得再做。”
他將那些需要補貨的都畫了圈標記出來,沈小棠不識字,聽他拆開揉碎了講。
三日大促賺了八十二兩銀子,活動結束後賣得差些,頭天還能賣個十兩,第二天連六兩都不到,估計以後也不會太高。
“原本再賺三十七兩就回本了,你斥巨資買了驢車,還得掙七十二兩才能回本。”
“算沒算置鋪子的錢啊。”
他掐著手指:“那就得一百五十二兩,娘子這錢可有得賺了。”
算得還挺快,看不出來她這小小賬房先生還挺能耐。
韓宗澤發愁地看著賬本:“這柿子賣得也多,怎麼就不見少呢?”他往院子一瞧,四千斤柿子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