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棠心驚肉跳,瞧瞧,這不是有眼就能認出來的東西,他還在哪裡編瞎話,誰會信?
“確實很像吧,小棠拿給我的時候,我也這麼覺得。不過咱們的山楂可長不了這麼大的個,許是西邊水土好,山楂也比咱們的大上一些。”
張翠紅和李大嘴連連稱奇:“怪不得叫瓜楂,有點道理。”
?有什麼道理,這不是他張口就來的瞎話。
虧她爹孃也信,以後去城裡還是將爹孃看緊些吧,這智商有夠愁人的,別被人拐了去。
“哦,這麼說是真的了,我之前在圖譜上見過。”晴娘說自己還是女兒家的時候見過一次。
沈小棠欲哭無淚,娘,你個知道內幕的人就別在這兒添油加醋了,這下好了,她乾爹乾孃深信不疑。
結果像南瓜一樣的山楂就這麼過了明路,全家人也開始了新一輪熬曬工作。
自打沈楊休學在家,每日都會來給沈明上香,一來二去幫著幹活,聽說是賺錢的生意,不知不覺家裡又多了幾個熟悉的面孔。
幹活也不分大人小孩,大人旁邊幹活,小孩子在一旁玩耍,稍大一些也得乖乖幹活,家裡擠得滿滿當當。
沈小棠看著日益居多的沈家人,這是幹啥,不會想著分她的錢吧。
“奶奶,你們來給我幹活,我也不能給你開工錢。”
“嗨,大冬天的閒著沒事做,上你家坐坐。”
沈老太沖她擺擺手,樂呵呵的幹著活,從她們的聊天內容裡聽出,大伯擺在涼州的攤子賺了不少錢,今年能過個好年。
心裡高興沒處說,怕旁人得了信也去擺攤子搶生意,就上她家來坐坐。
“差點忘了,上回你大伯回來,給你買了兩根頭繩戴呢。”大伯孃白秀從兜裡摸出兩根白色的頭繩來。
沈小棠趕忙推辭:“我不用,我的夠戴了,這些留給妹妹們戴吧。”
“拿著吧,你大伯沒給你買過什麼東西,好不容易賺了錢,挑了許久的。”
梨花湊過來:“姐姐,給你看,爹爹也給我買了。”
“我也有。”幾個孩子晃著小腦袋,湊過來給她看,那樣子可得意了。
沈小棠接過那對頭繩,心裡一時有些複雜。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半個月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