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一事極大的吸引和誘惑的時候,那麼哪怕是蒯良這樣的智者,也會忽略其中的危險。
當然,也許是因為蒯良年紀大了,精力讓他沒法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算無遺策。
不管是他,還是蒯越、蔡瑁,都忽略了一點。
之前的那些好處,都是建立在了掃平劉備的情況下。
如果劉備沒有被掃平呢?
那麼第一個遭受滅頂之災的,就是荊州,就是把持了荊州上層的蒯、蔡這兩家!
當然,他們沒有想到這一點,也是因為三家聯手,幾乎是天下間七成的實力。
以劉備的能力,能抵擋住三家聯手嗎?抵擋不住,那麼肯定是要被滅的,因為不管是曹操還是袁紹,確實也不能容忍劉備地盤上的政策,這麼擴充套件下去。
再不打劉備,就控制不住這人了!
這個道理,誰都清楚。
所以儘管自古聯軍很難齊心協力地道理,蒯良蒯越蔡瑁都清楚,可是他們也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聯盟,對袁紹曹操都是有極大益處的,只要他們出力,就能夠有著很好的結果。
這種事情,他們不可能不出力。
既然如此,還怕什麼呢?怕劉備的勢力不被打垮嗎?
沒有顧慮,他們自然看到的東西,就少一些。
渡過長江之後,蔡瑁帶著他的六萬大軍開始出發了。
這可是他蔡家的核心力量。
荊州帶甲三十萬,劉表能掌握的不過十萬不到,剩下的二十多萬裡,有七八萬是黃祖的江夏兵,那是黃祖的底盤,誰都伸不進手去。
剩下的十幾萬裡,除了一些地方部隊之外,都被蔡家的子弟牢牢地掌控著,
蒯家基本上不伸手,所以兩家才能夠相安無事。
蔡家的子弟絕大部分都進了軍中,所以才能牢牢地掌握住軍權,而這次他帶出來的這六萬人,則是蔡家能夠掌控得最好的隊伍。
他之下的兩個中郎將,一個是張允,那是劉表的外甥,可是卻和蔡家走得極近,還娶了蔡家的女兒,基本上算是蔡家的人了,另外一個則是蔡瑁的族弟蔡勳,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本人更是自稱荊州第一猛將,勇力和劉磐不相上下。
至於其他的校尉、軍司馬,則基本都由蔡家的子弟擔當,蔡中、蔡和、蔡勇、蔡猛……從上到下,徹底地掌握了這一支軍事力量。
這就是蔡家在荊州的底氣。